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汉小皇帝(第2/3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个郡将成为汉魏之间的飞地,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上庸三郡,曾经是蜀汉的故土,后来被魏将徐晃所占领,当时蜀汉的守将是副军将军刘封,可惜,刘封因与孟达不睦,又遇上当地大族申耽、申仪叛变,未能守住上庸。    孟达这个人是一个很自傲很奇怪的人,投魏之后又降蜀,试图在蜀魏两国之间汲取自己的利益,结果被老辣的司马懿识破,兵败被杀。    在赵广北伐之时,魏国的西城太守是刘欣,不过,这位倒霉之极的太守碰上傅佥和柳隐的反扑,直接死在了黄金城外。此后,三郡的地位越发的下降,更是被划归到了荆州牧羊祜代管的地步。    ——    五月中,赵广率军回到成都,首先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将刘谌、宗预、霍弋等战死的新汉君臣安葬进惠陵,随后,赵广与蜀郡太守黄崇进行了一番交谈,将天府之国的内政治理诸多事项一一告知清楚。    鉴于关中的重要性,赵广接下来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应对河东、关东等地来犯之敌上面,巴蜀这边江阳的盐井开发、江油金沙矿的开采、以及各县的羌夷治理,都需要黄崇独立去思考和协调。    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点,就是与南中李遗、巴郡罗宪的定期联络,三方要精诚协作,互相沟通,确保巴蜀治理稳定,在三个点中,黄崇处于中央位置,作用更加重要。    离乡情更切。    一转眼,赵广这一次南征接近三个多月,越是接近褒斜道的北口,赵广就越感到对关中、对长安的思念。    只不过,这种思念是单单对关中这个地方,还是对在关中生活的人,赵广一时心里也没有弄明白。    大汉矿业的隶书大字,已经成为了河池关的标志。    每一个来往于此的商队、路人,都会在这几个大字下面,摆上祭礼、香案、然后喃喃诉说几句,据说是请路神保佑他们一路平安。    赵广对此已经感到无语了。    他当时起意刻上这几个字时,只不过是一时性起,想着对面的山谷里有钒矿、石碳矿可以开采,将来这个地方也许可以发展成为大汉的一处重要矿产基地。    褒斜道上的变化,只是赵广影响力提升的一个小的方面。    在关中,经过大半年多时间的建议,赵广这只蝴蝶带来的影响更加的明显。    ——    六月的长安。    天气还不算太热,来自黄土高原的丝丝寒潮,时不时的给这座关中名城带来几许的清凉。    乐原上,一座崭新的驿亭已经建成,只不知以后会不会还有著名的《乐原游》由一位姓李的诗人来写下。    等候在驿亭的除了姜维、诸葛绪、苏愉等新汉重要官员外,还有另外一辆御辇,辇车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皇太子刘衡。    刘谌战死的消息传回长安,让新汉上下倍感压抑,虽然还有皇太子刘衡可以继承皇位,但刘衡还不到二岁,什么都不懂的一个稚童,又如何能当得起新汉这个家。    这个时候,朝臣、将领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到骠骑将军赵广身上,就连大将军姜维也是如此,新汉的重建是由赵广一力促成的,而未来的走向,他们也将希望寄托到赵广身上。    一路风尘仆仆。    赵广在驿亭与众人见过面,再向辇车里深深施了一礼,以表示对皇族付出沉重代价的哀悼,其实,谁都知道,车内除了刘衡之外,还有抱着他的太后张星彩。    新汉的皇族,到现在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了。    当然,在洛阳还有刘禅等一干投降的皇族,但那些人已经不在朝臣、将领们的考虑之中了。    回到长安之后,赵广即组织召开小范围的复汉党会议,通报汉军入巴蜀以来的战况,姜维对于赵广的领兵作战能力,已经深信不疑。    至于张星彩则更加关心关银屏这个二姐的状况。在听到关银屏生活的不错,并且成为了南洋贸易的主事人之后,张星彩不由得笑出声来。    她是大汉矿业的主事人,关银屏是南洋贸易的主事人,这新汉的贸易要被她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