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妾要不要(第2/3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的表兄弟,而更重要的是,李遗还有一个身份。    他是关银屏的丈夫。    也就是关羽所说的那位虎女。    关君侯选的女婿,自然不会太差了,要不然东吴那边孙大帝可不答应。    ——    司马炎和赵广不约而同的将破局的要点关注到了钟会身上。    钟会在贾充离开成都之后,被司马炎拜为司徒,封县侯,开始独掌蜀中大权,司徒在汉末三国是朝堂的三公之一,地位十分显赫。    颍川钟氏自西汉以来就是名门望族,素以世善刑律著称。钟元、钟皓、钟迪、钟敷、钟繇这一代代延续下来,钟家的门徒共有千余人,其中不乏在魏蜀吴三国出仕的官员。    也正是这个原因,司马炎才对钟会心有忌惮,却又迟迟不敢动手。原因就是杀钟会可以,但若是没有一个好的理由,那魏国的朝政就可能要瘫痪了。    魏晋名士自风流。    这年头读书人太少,君择臣,臣也择君,刘备三顾茅芦请诸葛亮就是如此,同样的,司马炎如果在读书人圈子里坏了名声,那他就算贵为晋王,也会被许多人所不耻。    钟会显赫的出身,名士的谈吐气度自然不是蜀中小门小户能够相比的。    也就在成都的这段时间,钟会整理了自己所著的法学刑名《道论》,杂学《刍荛论》、《与姜维书》、《太极东堂夏少康、汉高祖论》等著作。    这些著作的问世,为后人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记录,也将钟会的名望提升到了顶点。    一定程度上,甚至于还盖过了有蜀中孔圣之名的谯周,蜀中的学子们对钟会这位来自北方,又能文能武的名士倾慕有加,不少人纷纷相投。    尤其是去年其兄钟毓病逝后,他的儿子钟邕从青州一带来到蜀中,投奔叔父钟会。有钟邕帮忙,慢慢的,钟会手底下的人才也渐渐充足起来。    其实对于钟会来说,这样暂不自立,又事实上半独立的状态是最为理想的结果。    暂不自立,那么留蜀的魏国大军就不得不继续听从钟会的指挥,不会因为长久的远离故乡而对钟会心生怨恨。    留蜀的这支七万余人的魏军,钟会真正能掌控的兵力并不多,巴西太守王濬、轻车将军杜预,这两个人都是司马炎的亲信,他指挥不动也没办法号令。    剩下的将领中,魏将丘建是留在蜀中的为数不多的勇将,钟会这半年来也是极力拉拢,从丘建的表现来看,应当有把握投到自己麾下。    丘建之外,在汉中时投靠魏国的降将句安表现也很不错,特别是在贾充离开之后,积极向钟会这一方靠拢,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至于其他将领,都是些墙头草,钟会还没发现有出众的人物。    魏军将士长久在外,思念家乡那是肯定的。    钟会不想结怨魏军将士,那这些留蜀的将士去恨谁?    当然是晋王司马炎。    如果不是司马家要伐蜀,兄弟们早就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在舆论宣传方面,钟会是妥妥的行家,谁有他的口才好,引经据典那是一套又一套,死人都能说的活过来。    当然,单凭一张嘴,肯定不能让魏军上下不思故乡,钟邕给钟会出了一个妙招,就是给魏军将校纳妾、分田。    蜀中地处秦岭以南,气候湿润,不知是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所致,美女盛产不少,历史上就有后蜀的花蕊夫人等等,而且最关键的是蜀中女子皮肤相比北方女人要白嫩的多,水灵灵的蜀地小女子谁不想要。    莫说其他人,连钟会自己都连纳了几个蜀地豪族进献的女人。    其中,监军卫瓘的表现更是让人大为惊叹,平素以正人君子自居的卫伯玉,在一番推辞之后,新纳了谯周的孙女谯婉儿为妻。    卫瓘的年纪已经快要五十岁了,谯婉儿年方十八,这年龄差放在后世的话,就是老牛吃嫩草,但在三国时期,却是再正常不过。    卖孙女的谯周有卫瓘在后面撑腰,又有大儒的名头,在蜀中的地位可以说扶摇直上,如果说以前还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