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司马纳妃(第1/3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中之所以不保,原因就是大魏同时与吴、蜀两国开战,骠骑大将军几次救援,我们却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所以,下一步我们的国策是:南和吴国、东攻蜀国。”    司马炎语气斩钉截铁,神情无比坚定,站在朝堂上头头是道分析魏蜀吴三国形势,听得除了曹奂之外的魏国众官员不停的点头。    曹奂端坐着很无聊。    但他又不敢不听,当傀儡也要有当傀儡的觉悟,在这一点上,曹奂比曹芳要识趣的多,而这也是他最终能有个好下场的原因之一。    两线作战确实是目前魏国碰到的最大的难题,虽然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但老大被群殴的话,也一样难过。    与吴国讲和,这是魏国目前避免两线作战不利局面的第一步。    只要能从江淮魏吴对峙的战场上,抽调出五万兵马来,司马炎相信,应对关中赵广就已经足够了。    而要与吴国讲和,没有实际的利益付出是不行的。    司马炎与荀勖、张华、贾充等心腹商议了多次,最后决定拿出寿春作为筹码,魏国迁都之后,寿春距离洛阳相比邺城要更远,且水路只有一条黄河可以通行,魏国也不需要担心吴军会从江淮杀到魏都,来自东面的威胁可以说基本消除。    吴国方面,孙皓刚刚登基,急于树立威信,把寿春这座淮南三叛的重要军事重镇让给吴国,足可见魏国议和的诚意。    与魏国拿出的实际利益相比,蜀国能给吴国什么,是永安,还是巴东?    前番之所以吴蜀联合,主要还是司马炎灭蜀吞吴的意图显露的太明显,让吴国上下感到了唇亡齿寒。    而现在蜀国不仅没有丢了巴蜀,还占领了关中,吴国接下来要担心的,是蜀国复兴之后,会不会再效仿刘备,再来一次夷陵大战?    司马炎接下来拟定的第三条国策:聚焦重点,围攻赵广。    这一策略说出来后,司马炎讲的理由可谓振聋发馈,让魏国朝堂众官员原先纷乱的场面为之一肃。    “诸位都是大魏的重臣,其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现在,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魏国现在最主要的敌人是谁?是在蜀地的刘谌、姜维?还是关中的赵广?”    “不用多说,事实已经清楚的证明,肯定是赵广。刘谌也好、姜维也罢,都不过是附在赵广身上的藤蔓,一旦赵广败亡,则蜀地临邛的那个偏安蜀国也将不复存在。所以,我们接下来的主要打击目标,就是关中的赵广。”    司马炎概概而谈,这是他袭了晋王之后,第一次就魏国的重大国策发表意见,准备的相当充分。    面对魏国当前的困难局面,司马炎一个对策接着一个对策,让朝中的官员们佩服不已,站在司马炎身后的荀勖、贾充等人则一脸的得色,这些计策当然不是司马炎一个人想出来的,正是来自于他们这几位的手笔。    魏咸熙三年,正月二十日。    元帝曹奂下诏:以中书郎张华为正使、以尚书何劭为副使,其余属员二十余人,出使吴国,商洽和议之事。    这一使团规模在魏国出使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何劭的身份按理说比张华要高,但由于上一次败给了蜀国的蒋显,这回只能屈居副使,张华的口才和品行比何劭超过太多,在魏国朝堂是被公认了的,就是何劭的老子何曾也赞不绝口。    曹奂这个傀儡皇帝的第二诏:待魏吴和议完成,即调征南将军胡奋回转洛阳,领兵马征讨文鸯文虎。    胡烈被任命为雍州刺史,胡渊升职为奋威将军,胡氏父子督雍凉诸军事,部下包括了金城太守杨欣、敦煌令梁澄、议郎令狐丰等人,魏国西线力量逐步得到整合。    司马炎在关中的东西两面布局之后,同步开始着手解决一直悬而未决的蜀中钟会问题。    从贾充那里得知了蜀国朝堂的一些内情后,为进一步稳定蜀中的局面,司马炎对蜀中的策略进行调整。    一是以蜀治蜀,大力提拔任用蜀地的官员,如谯周、文立、句安、黄皓、陈裕等降魏官员、将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