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号盒子〈二〉鸟语少年(第2/2页)  欢迎来到古古怪怪脑洞盒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霉又潮。你还是和于飞一起住,这孩子睡觉很踏实。”

    正合我意。

    我总不好一上来就问蔡姨,三十多年前的事。

    先跟孩子多聊聊,说不定能听到更多的故事。

    山里天黑得很快,刚吃过晚饭,屋里就有些影影绰绰。

    蔡姨拉着灯泡,说:“家里还没有收费的电视,只有一个卫星锅,收不到几个台。”

    我说走了半天山路,又困又乏,现在只想睡觉,就随着于飞进了房间。

    房内陈设简朴,好在竹床有一米三四宽,还可容得下我们两个人。

    和于飞聊天得知,他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相继离世,因此他对两人毫无印象。

    他的父亲不是本地人,但具体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

    问过外婆,只说长大了会告诉他。

    于飞的外公,死得更早,他从没听外婆讲起过。

    每次问起来,外婆总是岔开话题,一个字都不提。

    我知道,那是一道永远也揭不开的伤疤。

    我问于飞,鸟语是怎么学的。

    他说是山魈教的,让我大为吃惊。

    据我所知,山魈是一种猴子,面孔长得像鬼一样,鲜红的鼻子两侧,各有一块白色。

    有点像京剧失街亭中,马谡的脸谱。

    《山海经》里记载过山魈,说是“人面长臂,黑身有毛,见人笑亦笑”。

    可即便山魈会笑,毕竟是野兽,怎么会懂得鸟语,又怎会教给人类?

    我正要详细追问,于飞已经迷迷糊糊睡着了。

    我躺在床上,竹楼外枝叶婆娑,树影摇曳,营造着淡淡的诡异气氛。

    山里的故事还真是多,光是于飞家,就不止一桩。

    我打开手机,只有一两格的2G信号,打电话都勉强,上网是不可能了。

    次日一早,于飞说要去采点岩耳招待我。

    在田河寨,我听他们提过这东西,只长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

    采集人把绳子一头固定在山顶,另一头绑在腰上,悬吊在绝壁间,耐心搜寻。

    这是玩命的营生,所以一公斤岩耳,能卖上一两千块钱。

    贫穷人家采了一口也舍不得吃,到城里换了钱补贴家用。

    我说采岩耳太危险,咱们不吃也罢。

    蔡姨笑笑,“飞飞从小就爬山,采岩耳像你们摘木耳,不用担心。这几天一直下雨,岩耳长得旺。进了山,不吃上一顿岩耳腊肉,可就白来了。”

    我连木耳怎么摘都不知道,听了蔡姨的话,有点惭愧。

    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只身涉险,就主动要求,跟于飞一起去。

    我俩简单吃了点早饭就出发了。

    于飞身背竹篓,腰悬布袋,完全褪去了学生的气息。

    我俩之字形向上攀登,不多时,便来到一处断崖前。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