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2 章(第1/6页)  文学入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 方案二失败了。

    死寂蔓延。

    文本内外,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美国文参团的托马斯·康纳更是面如死灰。

    常教授也叹道:“是我错了, 看<登科>、<拟行>、<贾生>这三首联袂登场, 共同构建了一个大场景, 大故事,竟就此对这三首间的前后关系,妄下定论。”

    “冷静, ”郝主任推推眼镜,倒还冷静:“还有第三次。”

    “王上校,你们在一线与后方同步讨论。有什么想法能提的都提。”

    “是。”王勇应道。

    老妇抱着蛋进屋, 再没出来。

    眼前停着的六个水晶球,只剩下三个位置尚未定。

    目前定下顺序的三首诗,分别是:

    1、《登幽州台歌》

    2、《登科后》

    3、《拟行路难》

    没有定下来的是《咏史》、《贾生》、《行路难》。

    文参团的成员们正在搜肠刮脑,急促地思考联系。

    常教授却突然道:“虽然第二套方案失败了,证明咏史不可能是最后一首。但我还是认为<贾生>必定在<行路难>之前。现在只剩下了最大的一种可能性。”

    第一套方案失败了,证明咏史不可能是第二首。

    第二套方案也失败了,则证明咏史不可能是最后一首。

    而如果《贾生》确实在《行路难》之前。

    那么,确实只剩下了一种方案。

    文参团已经停止争论了,他们显然也都想到了这个最终可能, 尚未说出, 常教授便讲了。

    郝主任思索片刻:“如果按照你的意思, <贾生>必定在<行路难>之前。那两次的失败后,咏史的位置就可以定下。”

    常教授道:“不错。现在来看,这个文本层的场景真正的顺序, 大概就是:<登幽州台歌>、<登科后>、<拟行路难>、<咏史>、<贾生>、<行路难>。”

    文参团中有人忍不住问:“如果<行路难>确实排在<贾生>前呢?方才我们也亲眼看到,文本世界里<行路难>比<贾生>先出现。常,你能肯定吗?”

    问的是美国文参团的托马斯·康纳,他还不甘心韩国历史映射论的失败。

    常教授道:“我不能肯定。但我们还没想到真正的破解思路前,根据已有的客观信息,这是最大的概率。”

    也有人说:“我支持常先生的意见!<拟行>当中的老妇人,和<咏史>的,分明是同一个人。”

    文参团当中不少人都表示了赞同。同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再次激烈地争吵了起来,都试图说服对方。

    郝主任想用常教授的意见,但这次四国联手,他也不能一人独断专行。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文本世界内,一直躲在中国资深者后战战兢兢的普通人袁煦,忽拉了拉陈薇的衣裳。

    陈薇回过头,却听袁煦小声道:“我、我认为常......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