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3 章(第1/4页)  文学入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夜之间, 一部叫做《九州星夜》的主旋律剧火了。

    各大社交网络上, 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批批的自来水。

    然后是某地方电视台向广电推介了这部剧。随后在微博上,这部主旋律剧竟然难得同时受到了微博上几大官媒的表扬,一时风光无二。

    在央视的当夜新闻之中,更是点名了批评了当下手撕鬼子、裆部藏雷、洗白国党的种种主旋律剧文艺不作为的现象,在批评之余, 特别提出了有一些不同流合污的“清流”,画面一闪,竟然闪过了《九州星夜》的镜头画面。

    身后宅门不见天日, 身前的街道黎明将至未至, 天光黯淡, 仅能看见残败的建筑轮廓。

    身体单薄纤弱的方小姐,回首望了一眼那写着“方公馆”的富贵牌匾, 望了一眼那一口院中的枯井,将那金银珠宝俱投掷于地, 素着手, 仰着脸,昂然走出了宅院深深。

    走向了未知而苦难的真正的中国。

    镜头运用颇为鬼才,方小姐向宅院外走去的背影。是从宅门里的祖宗牌位的视角拍摄的。

    光影层次丰富, 整体是灰的,构图中, 镜头一直追随着正中的方小姐走向外界的背影,仿佛一双无形的,可怖怨憎的, 却同时虚弱无力的眼睛,瞪着她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随着年轻女子越走越远,远处的色调渐渐冷而鲜明。

    插曲响起。

    许多纤柔的和声和着这背影,由缥缈孤魂似的幽清,逐渐唱至高昂碎玉般的激烈:

    “破金笼、碎玉锁......”

    这是《九州星夜》的第五集的末尾。也是一个剧情的高潮点。

    不少观众都被这样的大型官方“安利”给惊艳了,点进了《九州星夜》,然后又转化为了更多的自来水

    一位民间影评机构则发了一份署名为梧桐的影评,其中有一段道:“剧中一开头就是一个漆黑的夜,全剧当中的夜色都十分可怖,有时候会出现月亮,却是惨苍白无力的,只能照着人间悲苦,悬在天际,对应着旧社会当中那一点个人无能为力的善意。这种浪漫式的象征手法,与全剧极为真实压抑的社会环境刻画,恰成对照。在近些年,乃至于电影中,都罕见如此惊艳的质感了。 ”

    一位著名的官媒影评人点评道:

    “在前五集中,女主角方小姐看惯了身边的从上到下的悲剧,也终于下决心从悲惨的命运里挣脱出来,辞家别族,投奔了她进步的同学。导演和编剧深谙草蛇灰线,象征的手法,表面是女主命运的关键转折点,实则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女主角出逃的那天清晨,清晨报童叫喊着从宅门前走过,我们可以看到,报纸上写着逮捕革命党人的反动政府的公文,如果我们注意到报童手中报纸上的日期,就会发现,这恰是一九二一年的某一天。同一天,嘉兴的游船上,也正成立了一个组织。

    而当夜就是女主的出逃。那无形的,可憎的,虚弱无力的旧中国的蜘蛛,已经无力地望着它的人民逐渐摆脱了自己的尘网。”

    “这确实是近十年来,都称得上出色,甚至是最出色的讲述革命的‘主旋律’片。”

    几大官媒的下场,各路影评人和自来水的交相辉映,网络上的播放量在一周之内,不到十集,就冲上了个大视频网站的热播剧榜,名次直奔排行第一的大IP改编的都市青春偶像剧。

    这份“成绩”打破了各方关于主旋律剧的偏见,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也有一些酸溜溜的评论:“呵!发了疯的海星影业,花了原本可以投资大IP宫廷权谋剧的钱,去请了一个虽然有名气,却年过古稀,早已落伍于时代的导演和他的徒子徒孙,带着一群出身‘文学草莽’,善于写爽文网文作者出身的编剧;拍出了一部梦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