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2 章(第1/4页)  文学入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六年前的旧瑶县。

    杨海林拍了拍高一七班的班长, 郑维安的肩膀, 玩笑道:“维安, 暑假不要太用功了, 偶尔也要放松一下。”

    郑维安年少而挺拔,长眉入鬓,容貌清秀而带英气。他笑了笑,有珠玉生辉之感:“老师, 我知道。”

    杨海林最羡慕同事兼同乡郑世安的, 就是他生了一个好孩子。常常念叨:“芝兰玉树,生你家庭也。”

    不过,羡慕也是羡慕不来的。教育, 并非只有学校教育, 也有家庭教育,郑家不是富贵人家,但是世安为人最是正直端方,他妻子冯晓月也是老师, 为人也很温润, 能养出这样的孩子来,也是正常。

    杨海林经过校长办公室的时候,却听见两个人在争执,语气激动, 显然都上了火气。

    “老古董,给你面子才让你督查,你也太不近人情了!”

    “事关学生的安危, 我不能容忍!人情难道有人命重要?”

    双方的争执最终是以猛地摔门声为结尾的。

    怒气冲冲摔门而出的年轻男子扬长而去,晚他一步出门的另一个人,则与杨海林刚好对了个照面,正是他的同乡好友郑世安。

    杨海林吓了一跳,连忙拉了郑世安到他们自己的办公室里,给他端上一杯茶水:“世安,你和校长吵起来了?”

    郑世安的相貌和郑维安接近,但是他的眉眼却比儿子更锋锐,为人也是如此。虽然年过半百,却仿佛依旧学不会对世道低头。

    他一口饮尽茶水,却道:“不是校长,还是他侄子,姓洪的那个流氓。”

    “世安,你讲话注意一点,姓洪的不好惹,你之前好几次指出他采购的材料有质量问题,早就把他得罪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洪家人脉广。”

    郑世安沉默片刻:“我只知道就事论事,在其位,谋其职。他要是行端坐正,拿了公款,不偷工减料,我也懒得多嘴多舌。”

    学校正在兴建操场,郑世安也是旧瑶文理中学的老教师了,为人一向比较正直,他负责督查建筑质量,是人人信服的。

    而操场的项目,正是承包给了涂校长的侄子,一个本地出身的洪姓子弟,叫做洪大明的。

    洪家、涂家,都有不少亲戚好友在本地为政,在县里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洪大明曾经也是旧瑶县文理中学的学生,曾经还被杨海林和郑世安教过。从读书的时候,他就不务正业,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眉来眼去,毕业之后借着洪涂两家的势力,进了器材厂,后又托关系进了县工业中心,成了一家集体所有的工厂厂长。

    九几年的时候,国企改制,洪大明像许多人那样,靠家族关系,靠厂长职位,搞内部承包,私有化了该厂,把该厂变成了一间娱乐场所。

    他借侵吞了国有资产而发迹,摇身一变,成了时代弄潮儿,所谓的本地精英,青年民营企业家。此后,更是广收马仔,涉足娱乐行业,客运业等,为洪家、涂家在旧瑶县的势力添砖加瓦。

    郑世安和杨海林都听说过,他私下里还放高利贷,背地里经营皮肉生意,只要能赚钱,他的脏手便不惜一切地伸去。

    郑世安作为质量督查,一听是洪大明承包了项目,便提高了警惕,时时注意着工程进度。

    果然,洪大明和自己的舅舅眉来眼去,工程还没开工,郑世安就发现原料采购上的数目不对,而材料质量更是有减无增,并且工程尚未完工,涂校长就安排财务部下拨了一百五十万,超过洪大明招标所中的款项足足六十万。

    郑世安为此屡次提出异议,和洪大明发生了口角,被涂校长敲打,却依旧坚持严抓质量,一方是想方设法偷工减料以骗取公款,一方却咬死质量,要求绝大部分款项都必须用到实处,矛盾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