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章 第 76 章(第2/4页)  文学入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的教师都一样。我小时候学这篇,倒是我的人际关系第一课。”

    校长见她们放松下来,都流露了怀念之色,便客气地安排她们在教室后门多留了一会,听老师教《故乡》。

    听了大约半节课,所有女犯原先放松的、怀念的脸,全都僵住了。

    “这一篇课文,创作于中国社会极其黑暗的旧社会,那时候,军阀混战,地主横行,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肆虐辛亥革命并不彻底。有一天,鲁迅回到了故乡”

    “上述外貌的对比,和称呼的对比,这一声‘老爷’。可以看出,闰土这些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人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中,哪里可以找到原因?”

    “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把这一段划起来。还有没其他同学找到了别的‘闰土变化’的原因?”

    “当时的社会,和鲁迅文里的描写,我们可以一起来看这些老师找到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说说,日本社会里,有没有和鲁迅笔下,一样的社会现象存在?封建社会、帝国主义、财阀、外国侵略者,当真从我们的社会里消失了吗?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闰土’?”

    封建社会,帝国主义、财阀,几个词汇直直地砸在女犯们的脑子里,直冒金星。

    女校长笑容可掬地说:“怎么样?我们特意找了大量中国的史料做参考,并征求了异国同志的意见。”

    “我记得以前,不是这么教《故乡》的怎么能在课上,教这种教这种”一个女犯喃喃。

    日本的《故乡》,大多着重点,在于作为人际关系课,作为教导学生“心怀希望”,如何立身交友,并且,是放在小学教的。课上,大多时候都是其乐融融的,对于这篇文的社会背景,很少深挖。

    “那应该是怎么教的?”女校长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山童却皱起眉头,反问她们:“像旧日本略去社会背景,略去这位中国作家写作的真正内涵,片面化浅薄化为人际关系,温柔无害化为心怀对人际关系的希望,且放到尚不能理解其中半点意思的小学教吗?”

    女校长见现场沉默下来,她作为此次参观的主负责人,赶紧说:“有问题,可以留到提意见环节再说,现在孩子们马上就下课了,不能影响他们上课,我们先走。”

    正说着,下课铃响了,她们穿过了一群好奇地跑出来休息的中学生,中学生们大概受了师长的训诫,不得随意围观参观者,因此只是好奇地看着,时不时向他们瞄一瞄。

    走过这群青春少年间,她们耳里听到这群长崎的未来,有的人在说:“下午有政治课,我却还没有预习‘物质第一性’。我的《马哲基本概念》的课本找不到了,你能借我一本吗?”

    女犯们铁青着脸,沉默着穿过了教学楼的时候,校长发了她们一本新编教科书,给她们传看。

    “各位有什么意见,都大可以提出来。我们学校会一一记录,如有合理的,也可予以参考。这是参观者的惯例、”

    并不因她们是政治犯,便区别对待,文气而美姿容的女校长说的十分诚恳。

    女议员悄悄翻了翻教科书,看了上面一长串的标准的能上文部省赤色黑名单的国内外文章、诗歌,还在其中发现了一首特别选录的外国诗歌——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左思的作品《咏史》,这首咏史下面附着日语翻译版。

    她颤抖一下,吞了口口水,福至心灵,想到了《蟹工船》,想到了之前的《故乡》,想到了学生们谈论的政治课——瞥了一眼笑容可掬的女校长,一旁同样很和蔼的夏树,山 童。她打了个哆嗦,识趣地没有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发表意见。

    其他几个女犯也都一声不吭。

    几个鬼怪便颇纳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