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被雷劈了(第2/3页)  日月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体肥硕,穿一身深色衫裙,从后面看上去,她这么个姿势,就像....园子里的假山上的一堆山石。

    胖没什么,不该胖的地方也胖了,就不好了。

    杨波斜眼瞧着,眼神里充斥着嫌弃之色,苏洛儿见状,心里为董清扬抱不平,董清扬现在可是苏洛儿的棋友,苏洛儿下她不过。

    苏洛儿解释道:“清扬听说梅氏杯在这里举办,便要来看一看。”

    “嗯嗯..”

    杨波敷衍一句,这时候,三个小姑娘也都回来了,乐水还是老样子,过来就牵住杨波的一只胳膊,亲昵的样子,杨若菲看在眼里,心里莫名有些酸,杜十二娘走在最后面,她总是默不作声。

    “杨波,你的避雷针呢?”

    杨若菲估计刚才玩疯了,光洁无暇的美人额上出了密密的汗珠,脸上红扑扑的,“我都找遍了,也没见什么针啊?”

    避雷针应该叫防雷针,因为其原理不是避雷,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下引金属导线,通常是铁质的,和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杨波突然想起这茬儿,记住以后这叫法得改改。

    防雷措施古来有之,汉朝时期,就有将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屋顶上来防雷的做法。

    公元一六八八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在他的《中国新事》游记里写道:“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睛行至地底,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

    戴马甘兰说的其实是皇家的房屋,这种应用在民间却是鲜见。

    杨波懂得也不多,他是按照模糊记忆乱来,问乡楼的防雷针是这么布置的,三楼楼顶沿着栏杆用铁条绕一圈儿,上面的两层木楼建好后,沿着屋檐翘角再绕一圈儿,金属导体多一点儿,总不是个坏事。

    这已经不是针了,到哪儿找针去。

    “防雷针,其实就是一圈金属导体,可以是铁的,也可以是铜的。”

    杨波耐心地科普着,一边说一边走向山墙所在的位置,那里有一根铁条,一头连着楼顶的一圈铁质导体,一头跟地下连通。

    “董小姐,你让一让。”

    董清扬就站在接头这里,她一早就注意到栏杆外面有一道铁条,问道:“是这个?”

    “正是。”

    杨波抓住横着的铁条,一只手指着沿墙壁垂下的竖着的铁条,解释道:“你们看,这里是一根铁条,下面一头埋在地下,上面这一头连着栏杆外面的这一圈儿,将来木楼建好后,屋脊上还会有一道,明白?”

    “噢...”

    众人都有些小失望,杨若菲不满道:“就这?”

    就在此时,突然眼前一道白光,直耀人眼。

    是闪电!

    天色早已暗淡下来,闪电从天际垂落,像是要把天撕成两半。

    “这是闪电,马上我们会听到雷声,为什么打雷的时候,总是先见到...”

    杨波觉得这是个科普的好机会,正说着,突然感到一丝酥麻,从接触铁条的那只手开始,顺着手臂,疾速地传播开去。

    滋滋滋....

    杨波甚至能听到一阵急促的声音,非常刺耳,耳膜都在激荡。

    “乐水,松开..”

    这都是电光火石一瞬间的事儿,那容得你去反应,乐水不仅没松开,反而抱得更紧了。

    只要和师兄在一起,乐水什么都不怕。

    杨波感到全身都受到一股巨大力量的重击,这一击,有雷霆万钧之势,排山倒海般将杨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