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追星摘月(第2/3页)  日月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甚少束缚,两只兔子在那里扑腾。

    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杨波耳边响起这样的歌声,脑子里出现幻觉,他见到四只倒扣的玉碗,里面都是他爱吃的蒸肉,可能是米粉的,也可能梅干菜的,闻起来都很香,那个更好吃?抑或各有各的好?

    杨波垂涎三尺,倍受煎熬。

    不过穆英却没有正眼看杨波,而是跟着沈燕青一招一式学着,有板有眼,很认真的样子。

    杨波汗颜,只好收敛心神,练了起来,杨波经受了考验,练刀渐入佳境,早上的一个时辰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沈燕青该到指挥舱值班了,按照沈继之的要求,杨波需要学习驾船出海的每一个环节,这一项,他也必须要学的。

    站在指挥舱内,可以看到船头的瞭望台,那里有个小旗官,需要的时候,小旗官会打旗语,向指挥舱报告敌情和海情,也可以扯着嗓子喊,这个距离如果顺风的话,应该可以听见。

    临窗的位置是一张长长的木台,两头嵌入两边的舱壁,算是操作台,台上放着一只单筒望远镜、牵星板、航海罗盘、沙漏、海图、还有杨波的土制铅笔。

    没有见到六分仪,六分仪相当于更精确的牵星板,也能测量两个陆上目标的水平夹角,可用来在海图上定位,杨波猜测此时六分仪还没发明了吧。

    这些工具用来近海航行没问题,但远洋航行就完全不一样了。

    远洋航行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确定自己在海上的位置?

    试想一下,你在海上漂了几十天,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找不到任何参照物的是时候,内心是何等的崩溃?

    哥伦布之后,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欧洲人已经确认地球是圆的,为了更好的描述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经纬度的概念应运而生,这样,描述位置的问题就变成确定经度和纬度的问题。

    纬度还好说,有了牵星板,便可通过测量恒星的高度,白天太阳,晚上北极星,来确定纬度。

    但是经度就很困难,原因在于经度测量实际上就是时间的测量,而此时的计时工具的精度却远远不能满足远洋航海的需求。

    像沈燕青指挥舱里的这个沙漏,只能粗略地计个时间,用来航海却是万万不能。

    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有运气的成份,无法确定经度,就无法知道船的准确位置,他在航线上撞上美洲大陆,跟瞎猫碰上死老鼠差不了多少。

    其后,欧洲开启远洋航海时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只能在固定的纬度上航行,直到有足够精度的钟表出现,才得以改变,世界才算进入真正的大航海时代。

    杨波寻思,凭他目前掌握的手段,有些工具其实他也可以造,比如望远镜,还有六分仪,甚至钟表。

    估计钟摆现在还没有运用在钟表上,还有那个擒纵机构,杨波碰巧知道的,小时候调皮,曾经拆过老爸的一块飞亚达机械表,见过那东西,大学里学的又是化机专业,机械的东西,他多少懂一些。

    沈燕青教杨波使用这些工具,杨波也是秒懂,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嘛,这些东西,构造都很简单,简单到有严重缺陷的地步。

    沈燕青觉得蹊跷,眉眼一挑,质问道:“这会儿你脑瓜子倒是好使了,练刀的时候,你在干吗?你故意的吧?想占我便宜?是也不是?”

    “没有啊,望远镜我还不会使,要不,你再教教我?”杨波立刻道。

    “我信你个鬼。”

    沈燕青盯着杨波,仿佛要洞察他的内心,杨波的眼神迎了上去,两人的视线在空中对对碰。

    就在此时,船体突然剧烈地晃动,两人都淬不及防,撞在一起,沈燕青胸前的两团柔腻首当其冲,率先到达杨波胸前,都挤得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