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集市(第1/3页)  生活不烦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她们来到畜禽市场,这边还有打把式卖狗皮膏药的。有一个包着头巾的黑大汉,,靠着河边亮了场子,挂了广告牌,画了一只斑斓大老虎,声称卖的是虎骨狗皮膏。围着不少人看热闹。栾红英好奇,挤进去也要看两眼。

    那黑大汉可不含糊,练的都是硬功夫,拿起一个砖头来往自己头上一拍,碎成两半。顺手一击,埋在地里一块石碑断了,叫单掌开碑。大家都鼓掌叫好。

    黑大汉说是自家祖传的虎骨膏,哪儿疼贴哪儿,一贴就不疼了。三贴管半年。别管是驴踢着的骡子踹着的,炕上摔下来,撞树上的,一贴就灵。包管药到病除。

    黑大汉说的是有点夸张,但人们看他的功夫确实不错,多少信任他点,买的也不少。栾红英还买了几贴哩。说回去给娘家娘贴贴。老是腿疼。

    贺春花说有病上医院看,这偏方不准管用。

    旁边还有一份兜售小商品的。一对年轻夫妻,男的拿着扩音喇叭叫卖,说咱家的小商品有二块钱的随便拿,有五块钱的随便拿,女的在收钱。因为净些实用的小商品,价钱非常低廉,买的人还不少。

    栾红英看着诱惑心就发痒,就进去了。李豆花也觉的东西偏宜,也想买几件。贺春花跟着挤进去看热闹,看了以后觉得东西真是偏宜。也看不出是残次商品来,非常实惠。贺春花想,可能是库底子,廉价出售。她也买了两件小商品,一把木制梳头梳子和一个塑料小盆,一共花了四块钱。在商场这价位是买不到的。贺春花发现农村集贸市场上的东西价格特别的低廉,跟城里高价位的商品真是没法比。

    栾红英和李豆花也买了各自喜欢的小商品。

    太阳都正晌午了,贺春花提醒,小狗狗还没买到呢。李豆花也着急,小奶狗还挺不好买,大狼狗和黑背倒是不少,挺吓人的。

    栾红英给出主意:“要不买只大鹅走,呱呱叫也能看家,还能啄人呢。”

    李豆花觉得也不错,就到了禽类这边。

    有卖鹅的卖鸭的卖鸡的,大小都有。转到卖鸡的这边,有个卖鸡的妇女招呼豆花。

    李豆花听见了,四处找,找了好半天,才在一个角落,看到一个蹲在地上蒙着黄头巾的妇女,穿的破旧,面前摆放着一个鸡笼,装着两只鸡。

    这个寒酸的女人是谁啊?是贺志远的亲姐姐贺春兰,就嫁到土家营子。

    是大姑姐,李豆花认出来了,赶忙过去说话:“姐,是你啊,来卖鸡哩?”

    贺春兰面容黄弱,眼睛也没神,说:“是啊,孩子们要上学,要学费,家养了几只鸡,拿集上来卖了,给孩子买铅笔和作业本。他爹说不让他们上了,孩子不上学怎么能行呢?好赖得会写自己的名字。”

    “嗯,不上学不行。”李豆花说:“咱少吃点少花点,也得供孩子们上学。姐啊,这两只鸡还没卖了?”

    “豆花,姐来的晚,快晌午头了,人稀了,没卖哩。”贺春兰说:“豆花啊,我给你抓一只鸡,你拿回去给咱娘吃去。我这一阵子地里忙,老长时间没回娘家看看咱娘了。”

    李豆花听大姑姐这么说,一时有些为难。她知道大姑姐日子过的并不怎么好,人家来卖鸡给孩子凑学费哩,咱抓只鸡走吃去啊?虽然说是给婆婆吃,但拿走也不太妥当啊。

    李豆花就说:“姐啊,不用了,你卖了鸡给孩子买笔和本。咱娘不缺吃喝,志远常给咱爹娘买。昨天从砖窑上回来就买了一只熏鸡,咱娘放着还没吃呢。”

    “多亏了我这个兄弟照顾咱爹娘了。你看我们生活的也不行,帮不上什么,连口吃的也给不了咱爹娘。”贺春兰说着伤心起来,还抹了两把眼泪。

    说话之间,贺春花走过来了,因为变化太大,差一点没认出来。她俩是同岁的,贺春兰比贺春花大一个月,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