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六章贺春花在娘家(第1/3页)  生活不烦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嫂子贺春花走了半个多月了,于文秀一边主持大剧院工程的技术工作,一边照料着于大葵和于朵朵,负担很重。

    刚才工地缺料,施队长和郭队长,叫于文秀给赵佳琪打电话,请求赵佳琪调急需建材,不要耽误干活。于文秀通知了赵佳琪。

    施队长和郭队长都是农民工出身,于文秀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都很信任于文秀,有什么事也找她。

    于文秀在工地忙碌一天,很累,但下了班还要到哥哥于大葵家里去看看。小侄女上学,两个星期回来一趟。但于大葵每天都要收摊回家。给他做做饭,收拾收拾家,更主要的是关心于大葵和清洁工白秀菊的关系。于文秀怕嫂子贺春花不在家,哥于大葵再闹出什么事来,嫂子回来就不好办了。

    于文秀开车到了哥家,还好于大葵收摊已经回来了,自己买来点猪头肉,正喝小酒呢。

    于文秀给他下了点面条,让他不要老喝酒,喝酒伤肝,时间长了会生病的。

    于大葵闷闷不乐,问他怎么回事,于大葵说:“我想你嫂子了。”

    于文秀挺纳闷,哥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想起嫂子来了?就追问情况,于大葵说出实话,原来人家白秀菊见面去了,有人给她介绍了个老伴。于文秀心里踏实了,不再担心哥会有外遇了。

    于文秀说:“哥,我给我嫂子打电话,催他回来。”

    “对,她早应该回来了,都走了多长时间了,快半年了。”

    “哥,没那么长时间?我看你是真想我嫂子了。”于文秀就给嫂子打电话。

    贺春花现在干嘛呢?嚯,可忙的不得了啊。

    贺春花的母亲严文娟,老哮喘病也不见好转,在镇上抓来的中药,每天要熬着吃。贺春花伺候母亲吃药。还要带小侄子贺金斗。后来地里也忙了,兄弟贺志高种了几亩棉花,到了拾棉花的时候了。弟媳妇忙不过来,回到家里嘟嘟囔囔脸色不好看。母亲是个仁厚压事的人,就叫贺春花有空也帮栾红英去地里拾棉花。

    贺春花本不愿去,但怕母亲生气就答应了。所以贺春花里里外外的忙了。

    兄弟媳妇栾红英看大姑姐能帮上忙了,就打发男人贺志高上临村砖窑上帮工挣钱去了,气得贺春花没法没法的。看来一会半会儿是回不了城里了。

    这天早晨起来,吃过早饭,贺春花要帮栾红英拾一会儿棉花去。母亲在家看贺金斗,母亲严文娟对她们说:“你们要忙,我就叫你爹晌午送饭去。”

    贺春花说:“娘,不用了,晌午我回来做饭,我给红英捎去。”

    栾红英说:“这两天棉花价格高,咱紧着拾了好卖掉。邻居家都卖了。”

    “红英,要不叫你男人贺志高回来拾两天棉花。”贺春花说:“你看咱娘病着,还要在家带金斗,还要吃中药,挺累的。”

    栾红英当然不愿意了,就说:“我听志高说,他出窑也忙的很呢,晚上还要加班。好不容易托人进砖厂了,不好好干,再叫人家给辞掉呢,哪里挣钱去啊。”

    贺春花就不说了。她知道兄弟媳妇是想利用她这个不花钱的劳力。就是拾棉花,雇一个工人,一天也百十来块哩。

    这是拾棉花秋忙的季节,地里浄忙碌的农民。贺志高家的地块和叔伯兄弟贺志远家的地挨着。贺春花和栾红英到了地里,邻地里的弟媳妇已经拾上棉花了。

    “哎,豆花,今个你来的这么早啊?”栾红英和弟媳妇打招呼。

    从邻地块里,站起一个包红头巾的年轻女人来,笑盈盈回答:“嫂子,今个小贺娇有她奶奶带,我就早吃点饭下地里来了。嫂子你们也来了。”

    “嗯,豆花啊,大姑姐也帮忙来了,拾完了我们的给你家拾去。”栾红英挺会说话卖人情的。

    贺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