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我看还是算了吧(第1/3页)  逍遥小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李叶的无知行为,夏诗云再一次见识到了,道:“真不知道你的诗词是怎么做出来的,作为一个读书人,连最起码的你都不知道,不知道你都干什么去了!”</p>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从小到大基本都没怎么出过门,就只是看过几本书摆了,再说我也没打算参加科考,我不知道那不很正常吗?”</p>

    夏诗云本想说这些书上都有的,但想想李叶的身份这些原本是用不到的,他应该没留意吧,现在他不知道似乎也能勉强说的过去,见李叶真不知道,夏诗云只好给李叶普及道:“南国科考主要考诗赋,经义,杂学和策论……”</p>

    诗赋很好理解,诗就是让学子根据题目作诗一首,赋就是根据题目写一篇有格式的文章,当然有时候也会让你写一首词,其实性质是差不多的。</p>

    经义其实就是考的四书五经,主要形式就是把一段文字中间省去几个词,然后叫你补充完整,其实就相当于填空题,还有就是出了上句叫你写出下句,或者给出下句让你写出下句,这就相当于默写,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给出一句经义,叫你写出他的意思,这个和后世的翻译差不多。</p>

    杂学范围就有点广了,这个包括法律、算学、天文、水文、格物等综合性的题目,往往是很多部门都是涉及到的一门考试科目,这也是很多学子丢分的主要科目,因为不是每个学子什么都擅长,所以一般的学子往往都只会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来作答,有些不擅长的就只能选择性的放弃。</p>

    策论就相遇当后世的命题作文了,这一科目往往都是皇帝亲自出题,根据当时的政治热点或者问题,往往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或者吏治,考察的是学子的综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比重在皇帝的心中占比会比较大,往往都是根据策论这一项决定的最后状元的归属。</p>

    听完夏诗云的普及,李叶还是第一次知道古代的科举原来也这么麻烦。</p>

    但自己似乎除了诗赋这一科稍微有点信心,因为自己虽然不会作诗作词,但至少自己至少有些存货,而且都是一些精品,照着抄还是会的。</p>

    除此之外算学可能稍微好一点,其他的学科李叶那可是一窍不通了,要是这样去参加科考,不用怀疑,那可能十有八九会落榜。</p>

    “这其中你比较有把握的有几科?”</p>

    夏诗云觉得李叶既然诗词这么厉害,想必也是博览了群书,所以还是对李叶抱了很大的期待的。</p>

    李叶没想到南国的科考居然也还要考这么多,立马就一副难看的表情道:“诗赋勉强可以应付一下,算学应该问题也不大!其他的就……”</p>

    夏诗云等了半天,李叶后面也没有话了,问道:“没了?”</p>

    李叶一摊手,道:“没了!”</p>

    “也就是说你搞了半天就两科比较有把握,不对,应该一科半都没有,算学在杂学中也就占了不到一半的比重,经义呢你没把握吗?”</p>

    经义作为最基础的学科,是每个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夏诗云想着李叶应该会些才是,哪想李叶摇了摇头,直接道:“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