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2章小沈驸马躺枪(第1/2页)  大纨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晋两帝国犯边,早在预料之中,仁德先帝在悄然准备灭金大战的同时,也在东北方向边境加强警戒,严防楚晋两帝国的突袭。

    苍龙大陆是魏金燕晋楚五国分立,各帝国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盛极而衰,经过千百年的纷争,谁都奈何不了谁,至今依然保持五国分立的均衡格局。

    一旦某国强大,想要吞并弱小邻国,另外几国必定联合出兵,拖你后腿,绝不容许你吞并别国变得强大,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因此,五国分立的均衡格局不能轻易打破。

    魏帝国能够顺利灭掉金帝国,原因太多了,时机和运气也占了几成因素,大魏国力恢复,充足的战争准备等等,又和燕帝国暗中联手,用远交近长的策略麻痹楚晋两国。

    最主要还是金帝国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国力还没有复元的情况下还对实力不弱的燕帝国发起灭国大战,金帝金良哲的穷兵黩武,民不聊生是导致其灭亡的主要原因。

    金燕战事一起,楚晋两帝国也一直在密切关注战局的发展,燕军接连惨败,燕都被困死让他们把目光转向魏帝国,密切留意魏帝国的举动。

    按常理,魏帝国肯定不会坐看燕帝国败亡被金帝国吞并,必定会出兵攻打金帝国,迫使迟敬远不得不率大军回援,燕帝国得以保全。

    但他们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魏燕两国竟然密谋瓜分金帝国,更没有想到看似强大无比的金帝国败得这么干净利落,加上魏帝国封锁消息,信息传递落后,等楚晋两国发现情况不妙,开始集结大军,准备向魏帝国施压时,金帝国已经败亡。

    不过,即便边关将士加强戒备,但面对楚晋大军的猛烈进攻,依然倍感压力,守城将领一边率部抵挡,一边派快骑赶往奏报,请求增援。

    庆幸的宁无忌奉旨封关,尽可能的封锁消息,太子起兵谋反,殺父篡位一事没有传到边关,否则军心动摇,边关危矣。

    青阳女皇原本打算让狄道青老侯爷挂帅增授,但最后还是采纳沈默的建议,委派另外两位同样战功卓著,性情较为沉稳的老侯爷挂帅出征。

    大魏倾全国之力灭掉金帝国,投入数十万大军,征用的民夫近百万,消耗粮食等军用物资不计其数,期间又爆发内乱,新占国土需要安抚消化,国力已近极限,实在不适合再启战端。

    文博心和莫问计的建议是死守坚城不出,再遣使出访,重金游说两国大臣休兵,楚晋两国大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士气下降,不久便会退兵。

    当然了,前提是稳守边关坚城不失,否则门户洞开,楚晋两国的联军必长驱直入,而国内兵力空虚,则大魏有亡国之危。

    武功侯狄道青老元帅是大魏的定海神针,有他坐镇帝都,万事无忧,加之他年事已高,也不宜再挂帅出征,当国宝供着就行。

    三个月后,楚晋两帝国的大军久攻边关不克,损失极大,士气低落,加之国内反战之声的压力,最终不得不撤军,苍龙大陆难得的恢复了平静。

    谁都清楚,大家都在休养生息,为下一轮战争做好准备,一旦时机出现,必重燃战火,这也是苍龙大陆千百年来的规律,除非诸国一统,否则这个规律会一直延续下去。

    青阳女皇在百官的通力协作下,帝位渐稳,青阳女皇是没法和英明神武的仁德先帝相比,但性格温和,懂得用人,赏罚分明,让百官很满意,毕竟大家都拿到比较满意的好处嘛。

    当然了,帮出主意解决各种麻烦的是沈默,而沈默靠的是柳铮、文博心、莫问计等牛B谋士组成的智囊团在背后出谋划策,说白了就是他只是一个跑腿传话的,劳心烧脑的是柳铮等人。

    占领地也在朝廷大力安抚下逐渐稳定下来,虽偶有故金旧臣或世族门阀举兵造反,但却不得民心,很快就被魏军以铁血手段镇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