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四章弃国(第1/2页)  南朝枭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急!”    韩端摆了摆手:“其实,早几日晚几日都不要紧,城池就在这儿,他们搬不走!”    建康城近在眼前,他却反而没了前两日的急躁,到了这个地步,大局基本已经抵定,稳沉一点,尽最大可能避免失误,到最后胜利的肯定就是自己。    这一点陈顼心里最清楚,朝廷上下的官员也清楚,但每个朝代,都不缺少心甘情愿为其赴死的“忠臣义士”。    所以,韩端不能急,他想看看在陈国覆亡的前夕,还有多少人跳出来和陈顼一起上演“最后的疯狂”。    “张和离得较远,恐怕要好几日之后才能来到,但蒋发和韦旋部最多三日便能抵达建康。在此之前,我军必须扫清建康外围。”    眼下韩端担心的,其实还是寺院。    寺院有钱有人,而且还擅长蛊惑人心、煽动民众,若不及早将其铲除,恐日后还要再生事端。    然而,对于彻底灭佛,卜僧念等将领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主公,京畿寺院数百座,僧尼更是多达十余万人,若一举将其尽数覆灭,恐怕民心难服。况且寺院之中,确实也有诚心向佛之人,彼等教化百姓,引人向善,其中更不乏当世名士……”    名不名士韩端不在乎,引人向善的僧侣他也不反感,韩端要灭佛,单纯只是因为形势的需要罢了。    在籍人口两百多万,僧尼就占了十分之一还多,这么多人口不事生产、不纳赋税,趴在国家和民众身上吸血,韩端如何能够容忍得下去?    只此一点,这佛就非禁不可。    “义熙之时,江左袁、何二贤言及沙门时,便将其列为‘五横’之一,严加斥责,并要求朝廷沙汰僧众,然而一百多年下来,僧尼反比义熙时多出数倍!”    沙门对国家的危害和威胁,韩端已经不止一次向卜僧念等人讲过,但此刻韩端再次说起“禁佛”之时,卜僧念等人还是觉得有些行险。    毕竟,这个时代是全民崇佛的时代,无论南北哪一个国家,僧侣都有着超然的地位,他们人数众多且影响巨大,全面禁佛不如暂且抑制僧侣,等天下平定之后再徐徐图之。    但他们无法说服韩端,因为韩端认为,沙门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已经到了不得不禁的地步。    可以说,时下的沙门和后世规范约束后的佛教完全是两个概念,此时的沙门完全是野蛮生长。    僧人不敬皇权,不遵礼教,不事生产,不纳赋税……更重要的是,沙门还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大量的人口。    留着他们,韩端怕睡觉都睡不安稳。    “日前长安邦谍来报,称周国因寺僧日多,滋生是非,国库收入骤减,有还俗沙门改宗道教的卫元嵩上书周主请删寺减僧,而周主亦有禁佛之意。”    “周主已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辩论,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欲以儒术治天下。此举虽未明确禁佛,但以我看来,这却是周国禁佛之先兆。”    “周国一旦禁佛,必然有大量僧侣逃奔江南,到时我若再禁,反有落井下石之嫌,不如我占个先手,好歹还能从寺院里收些钱粮出来。”    听闻周国也将灭佛,众人反对的声音便小了许多,但卜僧念还是有些顾虑。    “都中乃是沙门出译籍和义理之地,本地僧侣与中、南天竺和扶南等国寺院联系十分紧密,时下建康各寺院中,便收留了不下一千名域外僧侣。”    “若主公行此禁佛之策,这些域外僧侣又当如何处置?”    不说这事还好,一说韩端便有些气不过。    老百姓节衣缩食养自己国家的僧尼还不够,还得养着那些外国来的和尚。    “管他是天竺僧还是扶南僧,全都一视同仁,令其还俗,不得再居于寺院!”    蹙眉思索了一会之后,他又说道:“若僧侣中真有德高望重者,可酌情保留数十名下来,我日后还有用处。”    韩端捋了捋颌下短髯,再度开口,这一次却不是商议,而是直接下令:    “三日之内,必须将京畿寺院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