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七章 再至铁冶(第1/2页)  南朝枭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竟然已经铸出炮来了!”    这有点出乎韩端的意料,不过这时他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铸出来的火炮上面。    韩竞咧着一张大嘴笑道:“郎主,我们用了你说的法子,先分段制出泥炮,然后逐节浇铸成铁模,只试了三次便告成功了。”    “按你的吩咐,铸造时炮口向上,似乎也没有发现气泡,不过到底能不能得用,我们现下也是不得而知。”    “走,去看看!”    韩端迫不及待地一挥手,蔡抒古等人拿上早就准备好的火药,一行人大步来到了铁冶。    铁冶内稍显昏暗,但韩端一踏进大门,便看见了摆放在退火炉前的那门火炮。    炉火照耀之下,这原本要千年之后才出现的攻城利器,竟然就那么静静地躺在那儿,韩端突然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这是一门按后世红夷大炮的模样仿制出来的火炮,炮身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这样的结构。正好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尾往前大约三分之一处,还铸有两只圆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为轴来调节仰角,另外,它同样设有准星和照门,以便于射击时进行瞄准。    炮管长三米,口径十五公分,按韩端的估计,这门炮在一百步左右轰击如今夯土筑成的城墙,三米以内的厚度能直接打个对穿。    炮铸出来了,得赶紧做个试验看看炮管的质量,工匠们按照吩咐,迅速铸了十来枚直径十四公分的实心炮弹出来。    炮弹的直径之所以比炮管口径小了一公分,是因为铸造出来的炮管光洁程度不高,必须有一定的游隙炮弹才能放得进去。    正因为游隙的原因,发射炮弹时火药燃烧的气体会产生泄露,射击的威力和射程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过这些都不在韩端的考虑范围之内,短时间内他也不准备再继续研究火器的问题。    近三千斤重的火炮太难移动,工匠们又做了一个带炮架的炮车,十来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炮车弄到了铁冶旁边的半山坡上。    往炮管里填了十斤火药,再装上圆形铁弹,韩竞点燃从炮尾火门处牵出来的引线,然后转身迅速跑远。    “轰”的一声巨响,灰色的硝烟从炮口涌出,这门三千斤重的火炮仿佛被人踢了一脚,带着炮架猛地蹦了一下,然后一头歪倒在地上。    炮声在河谷内久久回旋,众人一个个全都张着嘴看向韩端,不知道如何形容心里的震撼。    韩端没有理会呆若木鸡的众人,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去查看。    木头做的炮架已经被火炮压坏,但火炮本身却没有发现破裂的迹象。    这时,蔡抒古等人也跑了过来,韩端让他们端水来将炮身清洗干净再检查,仍然没有发现有损坏的地方。    这门火炮正式投入使用最多装药五斤,如今用了一倍的量都没有出现问题,以后自然也不可能有炸膛的危险。    看来自己估计的没错,铁冶炒炼出来的钢水用来做滑膛炮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重新做了一辆坚固的炮车,将火炮固定在炮车上,然后打造了一个手摇高低机上去调节炮口高度,至于方向问题,则可以通过推动炮车来调整。    一行人再次推着炮车,顺着刚修出来的土路,来到了同样刚在小山地上挖平夯实出来的小平台上。    韩端调整好射角之后,韩竞便抢过了这次试射的差事。    他将用草纸包着的五斤重火药从炮口塞了进去,用推杆推到炮膛底部,然后再装入铸铁炮弹,又用推杆按了几下,使炮弹和火药包更好地贴合。    用于火炮发射的火药减少了硝石用量,而且火药颗粒比较大,燃烧起来没有那么猛烈,这样一来,炮弹就会相对平缓地飞出炮口,降低了炮管的瞬间压力,能够大大延长火炮的寿命。    当然,威力相对来说也要小一些。    韩虎儿早就点好了一盆炭火,并将一根长铁签子烧得火红,此时见韩竞已经装好火药,连忙将铁签子塞进了火孔。    有了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