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端的主持下,一座高达四丈的高炉终于在冶山脚下的河边矗立起来。 从外观上看,这座高炉与以前在山阴修建的下粗上细的高炉有了很大改变,它的腹部鼓出,颈部逐渐收拢,非常像一只特大号的花瓶。 这座高炉的容积高达二十个立方,若是在后世,它属于是强制关停的对象,但是在这个时代,它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世界第一高炉。 高炉的四周共设了四个风道,每个风道各有一个风箱,同样由水车来提供动力,风道下面,还设了火池对进入高炉的空气进行预热。 空气预热是炼铁最关键的一个举措,能够大幅提高炉内温度,节省燃料,极大提高效率,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用到这个法子。 由于高炉太过高大,韩端还让人在炉顶修建了一个由滑槽、滑轮组、滑车等组成的上料系统。 在高炉下面的平台,是一个丈多高的炒铁炉,中间由一道耐火砖铺成的沟槽相连。 炒铁炉被熟铁做成的炉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就是瓷土烧制而成、外面包裹熟铁的炒铁锅。 韩端费了数十万钱从会稽请来工匠,同时建了三个瓷窖,半个月时间连烧九窖,就得了两个完整的宝贝。 不过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面再烧就不会这么麻烦。 炒铁炉顶上是一个大圆盘,上面装了三根熟铁棒,用来搅拌铁水。 在它的旁边,并排立着四个锻锤。 两个炉子都已经过了几天低温预热烘烤,各个部件机械也经过了仔细检查,确保没有问题之后,韩端决定正式点火炼铁。 装好木炭和敲碎的铁矿石,以及作为造渣剂的石灰石之后,韩端将两支点燃的火把从出铁口扔进了高炉内,然后命人扳下了水车连接风箱的机括。 同时,风道下面火池里面的木炭也被点燃。 随着水车的转动,风箱活塞也开始往复运动,新鲜空气通过风道猛地吹进了高炉之中。 水车越转越快,炉内火势也越来越大,渐渐地冲出炉顶,将周围的空气灼烧得有些模糊起来。 山阴来的铁匠已经不足为奇,但那些冶山铁匠却看着这场景有些发呆。 高炉炼铁并不稀奇,但这么大的炉子点火炼铁,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难免有些惊奇。 韩端则回到了他的木屋,继续画他的轴承图纸。 之所以想到要制造轴承,是因为水车带动锻锤受力太大,车轴特别容易损坏,而且转速也快不起来,考虑到日后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这个玩意,韩端便想试着将它制造出来。 套圈可以用冲压法,润滑油可以用硫化猪油,但滚珠轴承里面的珠子制造工序太过繁琐,要求也非常精细,所以他决定将里面的滚珠换成细长的滚针,将滚针轴承制造出来先用着。 分解图纸画好,将工匠找来做木模,刚讲解完,牛信便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激动地对韩端说道:“郎主,矿石已经化成铁水了!” “已经化了?” 虽然早知道空气预热之后能够提高效率,但这始终只是理论,他以前也没有试验过,现在听说效果这么好,韩端也难免有些兴奋。 “你先去将木模做出来。”韩端和木模师傅打了一声招呼,站起身来往外就走。 “以前他们炼一炉铁要一天一夜,而且所耗木炭至少要多两倍,如今只在风道下加了一个火池,竟然就快到这种地步……” 牛信跟在韩端身后,絮絮叨叨地说着。 山阴的炼铁炉和新建高炉除了外形不一样外,还少了空气预热。 这也是当初修建高炉时,韩端没有亲自到场的缘故,后来去了铁冶也只到几个作坊,从没去过高炉那边,就将这事情给完全忘记了。 但这种事情真不好向牛信说明。 牛信又说道:“其实仔细想起来,这道理也不复杂,只是没人想到而已。” 炼铁时将空气预热的原理确实不复杂。 想想家里做饭做菜时,老是有股冷风吹着,那饭菜熟得快还是慢? 同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