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3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下)(第1/4页)  北朝求生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河阳三镇南城的某间石屋里,宇文邕拿到了高伯逸昨夜里吩咐郑敏敏代笔的“劝降信”。

    娟秀的字迹,委婉的语气,毫无感情的文字,有鼻子有眼的建议,宇文邕看完信后,良久无言,心中掀起了一丝丝波澜。

    信的大概意思是说,昨夜齐军攻城初露锋芒,别人没数,你心里应该有逼数,打下南城,只是堆时间和人命而已。

    这样没什么意思。

    所以,如果你觉得可以出来谈谈的话,那就明日午时,在南城外一里地的官道上大家见个面聊聊,神策军会退避三舍。

    如果觉得没意思,那就按老规矩,你守你的城,我攻我的城,仅此而已。

    至于要谈什么,见了面再说。

    可以说,这是一封“毫无营养”的劝降信,甚至只能算一个邀约的小纸条。然而,信里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却又隐隐有些不一般。

    宇文邕将这封信给贺若弼和梁士彦看了下,三人坐在一起思考对策。

    信中强调是宇文邕必须“独自一人”,莫非是有诈?

    “陛下,末将跟您一同出去,躲在暗处,保护陛下安全,如何?”

    贺若弼看完信,沉声说道。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有侮辱智商的嫌疑。

    宇文邕并未表态,而是看向梁士彦问道:“梁将军觉得如何?”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其实去不去都是次要的,高伯逸在信中说什么更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宇文邕究竟是怎么想的。

    好比后世妹子问男友“这件衣服怎么样?”

    她心中早有答案,只是希望别人肯定她的判断而已(未必是喜欢这件衣服)。宇文邕问他们两人,自己要不要单刀赴会。

    这不是在问要不要去,只不过是宇文邕希望他们的想法跟自己一致罢了。所以要怎么回答,本质上只是猜宇文邕的想法而已。

    梁士彦沉吟片刻道:“昨日齐军攻城,确实是非常犀利。末将觉得高伯逸若是发个狠,未必不能攻下城池,或许是他不想多死人,毕竟神策军乃是他麾下嫡系,不值得在攻城战中折损。

    既然他有把握,那么暗算陛下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末将觉得,不但要去,而且陛下还要一个人大大方方的去,不可堕了气势。

    再者,高伯逸约见单独见面,或许是有什么话想单独跟陛下说。末将等人跟着去了,反而不美。”

    梁士彦拱手对宇文邕行了一礼。

    宇文邕微微点头道:“确实,梁将军言之有理。我们被困河阳三镇,内无辎重,外无援兵。这么下去也毫无希望。

    不如去听听高伯逸想说什么也好。”

    高伯逸当然可以趁此机会逮住宇文邕,然后这样那样的一番操作。不过这种搞法,在现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实在是没有必要。更何况高伯逸是要篡位登基的人,他这样不择手段,不爱惜羽毛,只能说明未来成就有限。

    那样反而是周国的福气。

    周国是国家机器,内部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少了宇文邕,不会分崩离析的,至少宇文宪就是个相当靠谱的选项。高伯逸也不会幼稚到认为搞定宇文邕,就能击败周国,统一北方。

    “朕意已决,明日午时,朕一个人去。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贺若弼,你带着几十骑,在城外接应。一里地而已,还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宇文邕笃定说道,面色甚为坚决。贺若弼一肚子话堵在喉咙口,就是说不出来。他总不能说高伯逸乃是言而无信的狡诈之辈,完全不能相信。

    说是可以说,但是说了以后呢?你有什么对策?

    对不起,没有。

    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那就不要轻易的提出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