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第1/2页)  北朝求生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齐时期的邺城,呈现一个明显的“日”字型结构,中间一横就是漳河,下面那部分是新建不久的邺南城,上面那部分则是已经荒废的邺北城。

    但就算是荒废,也有很多人居住,也有官府的机构在那边管辖,荒不荒废,那是个相对概念。就现在而言,就连皇帝都会时不时的去一下曹魏文昌殿的旧址办公,那里现在被称为“北宫”。

    纵观整个东魏-北齐的历史,就是皇族高氏开发邺南城,荒废邺北城的历史。

    罗马不是一建成的,邺城也不是。

    今独孤永业带着高伯逸,没有去邺南城的皇宫,而是带着他去了文昌殿旧址,也就是传中的北宫。途中经过了三台的遗址。

    当年曹魏修了“三台”,也就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

    这三台奢华到让人瞠目结舌,《水经注·卷五·浊漳水》记载:(三台)在邺城的西北隅,以墙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魏武望奉常王叔治处也。

    光地基就这么大,其他的更不要提,曹植《铜雀台赋》只是在写实。

    它们耗费的民脂民膏不可计数,当年曹家的强盛,可见一斑。

    后来后赵石虎又重新修缮了“三台”,收集了全国抢来的民脂民膏,让邺城这个北方明珠散发出更灿烂也更妖艳的光芒。

    直到冉闵的刀和《杀胡令》,让这里成为胡饶埋葬之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短短三就死去二十万胡人,三台在那时也毁于战火。

    而今,三台已经破败不堪,毁于战火,只剩下台基和断壁残垣。

    理昭昭,报应不爽。三台似乎有着别样的魅力,只要是入主邺城的政权,只要是以邺城为都城的政权,当它们有喘息机会的时候,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三台!

    路过三台的遗址,高伯逸失望的摇了摇头。现在北齐国力到达巅峰,看来高洋修缮三台的日子不太远了。到时候那个喜欢折腾的皇帝,又要搞出一堆鸡儿的事情。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高伯逸轻叹了一句,不知道要什么才好。

    封建时代,统治者得到下以后,就是要享福和作威作福的。不然拼死拼活还要为奴为婢,谁干啊!

    高洋风光也风光过了,他大概快到要享受的时候了。

    高伯逸记得邺城好像是被杨坚毁掉的。

    现在大概是这座城市最后的辉煌了。

    有点可惜了。

    高伯逸神游外,好像在看历史的剪辑,三台的辉煌,三台的毁灭,都在脑中一晃而过。

    “我调查过你,没读几书,据只是粗通文字。刚才那句兴亡百姓苦,不像是你能出来的。”

    独孤永业微笑着对高伯逸道,那双眼睛似乎要看透他一样。

    泥奏凯!最讨厌比我长得帅的人在我面前套近乎了。我就是穿越者,生而知之,你咬我啊!

    高伯逸才懒得搭理独孤永业呢。

    “唉,我这个饶缺点就是太聪明,有时候我也很无奈啊。”

    高伯逸对着独孤永业摊了摊手。

    “聪明我承认,而且你插科打诨也是厉害,不过等会见了陛下,记得察言观色,不能的话不,不该的话不,陛下脸色不对也不,陛下要喝酒你就尽早退下来,懂么?”

    独孤永业了一大堆,搞得高伯逸一愣一愣的。

    为什么感觉比毕业答辩还猛啊。毕业答辩不过的话只是需要重新答辩,听独孤永业的语气,要是等会高洋不高兴,自己命都要丢啊!

    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我知道了。”

    “知道就好,见机行事。”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北宫门口。宫门口两个禁军卫士,穿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