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对答唐皇讲佛家(第1/3页)  万族乐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待到人选最终确定下来,台下众僧却依旧嘈杂吵嚷讲经贪法不止。

    于是魏征清了清嗓子,便拉着身边陈玄奘上台,开始走最后流程:

    “诸位!诸位!且听我一言!

    俗语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为什么呢?

    是因为天地万物复杂多变,千丝万缕牵扯甚广。空口辩论即便得胜,却依旧难将人说得心服口服。可若如同那些武者猛将动起手来,却只会有一个勇士站到最后。

    我知晓场间各位都是不世出的高僧大德,大家尽皆有自己的修行感悟与佛理见解。

    可这场论赛,终归该有个结束定音。

    此僧刚才在比试中,既然能将大家说的哑口无言,便自有长处道理。

    趁着刚才决赛那会,我翻阅了些资料文书。这才得知陈玄奘自幼为僧,从出娘胎开始,便就持斋受戒。

    他外公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总管殷开山大人,他父亲陈光蕊更在昔年高中状元,此刻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为社稷造福。

    可他却一心不爱荣华不逐功名,只喜修持寂灭,只思行善积德。

    此番较技,大家有目共睹,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如此,你们中可还有谁不服?”

    众僧闻言,皆恍然大悟,心道:“哦……原来是内定的官三代啊!

    有这事你不早说,早知道我就老老实实呆庙里念经了。

    话说这一路车马花用,可否找谁报销一下?

    一会可要仔细问问,不知道后面这边还管不管饭了……”

    陈玄奘看台下众人神色各异也不气恼,哈哈一笑便不自觉摸了摸光头。

    心道:“怪不得那法明秃驴,前番死活要让我来参加这无聊比赛呢。

    原来,呵呵……”

    看群僧尽皆没了异议,绝了继续挑战的心思。于是三位官员便引陈玄奘来到了天子御前,拜罢奏曰:

    “臣等蒙圣旨而去,此番前后论赛,终选得高僧一人。

    其名曰陈玄奘,恭请圣上考校定夺。”

    太宗闻其名只觉有些耳熟,沉思良久后忽然问道:

    “你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

    江流儿见皇上竟然还记得自己也有些吃惊,愣了一下才拜道:“不瞒陛下,陈光蕊正是贫僧俗家的生身父亲。”

    听他所言,太宗瞬间板起脸,洋装愤怒呵斥:“呔,你这不孝子孙!

    你外公殷开山,你父亲陈光蕊,尽皆是为国为民造福苍生的贤臣干吏。前后兢兢业业施展才华,为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受人尊敬。

    却为何到了你这里,就开始一味避世,抛黎民福祉于不顾,弃百姓生计于枉闻?”

    江流儿忽然被皇帝“偷袭”呵斥一下子,也被吓了一跳。

    心道:什么嘛!小爷爱干啥干啥,又关你什么鸟事?

    没理由我外公与我爹爹喜欢干什么,我就注定非得跟着干什么。

    再说了……我和他们又不太熟。咱家中法明那个老秃驴,不也是做和尚讨生活的吗?

    于是陈玄奘恭敬施礼,而后面露微笑淡定做答:

    “陛下容禀,诸子百家各有特色,百行千业也尽皆有用。

    身居庙堂之高,可以善法施政。

    身在锻炉之旁,可以铸器修具。

    身入山林之中,可以伐木狩猎。

    身处田亩之内,可以耕作收获。

    贫僧虽常行走于寺庙,却非是脱离尘世之人。

    市井凡夫多有困扰,或因天时,或因对错,或因子嗣,或因惊扰,或因枉思,或因外言,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