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那元帅落魄至此(第1/4页)  万族乐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观音菩萨听了如来的话后就想骂佛,且想想前些日子佛祖与弟子辩论佛法那回吧。

    那天待如来啰啰嗦嗦讲完佛法妙音,他就那么象征性问了一句:“你们可有什么疑惑不懂的,可以说来。”

    便就真有个不知死活轻重的如来弟子敢搭这话,佛祖话语刚落他起身施礼便问:

    “割肉喂鹰,鹰得延续后再捕食,不知可算违背天理本该之循环,额外杀生?

    以身饲虎,虎往后捕食本不应死之人,可算再添枉死?

    人若为恶,我是否需救那恶者于律条惩戒之灾。

    倘若救恶人于报应,其后恶人无能自力,或惩少,或悟浅,或不改,或少案例警来者,其果为善行?

    且律条人定,公正恰当与否怎得评判?”

    遥想释迦摩尼当年还没得这如来尊号前,可是干过“割肉喂鹰”壮举,且其后被他大肆宣扬得三界皆知。

    辩论时被问急了,索性恼羞成怒随便找了个理由,便把那成天唠唠叨叨喜爱瞎几把问问题的金蝉子贬去了那凡间大唐。

    同时不忘让这多嘴弟子的父亲,在金榜题名后被凶杀枉死,如花似玉的母亲被仇人常年糟践霸占,也让他无依无靠做个孤儿,早早不花银子便可亲身体验随江漂流的惊险刺激。

    佛家所谓善有善报之言自做不得假,所以他的坎坷怕尽皆是那金蝉子前世作恶多端惹下的报应孽力,与慈悲我佛没一丝干系。

    再论论佛祖口中那“有法力却非佛”的说法吧……你他奶奶的恶心谁呢?

    当年倘若不是俺傻乎乎信了你的邪,憨憨愣愣去修什么道法能弄成今天这样子?

    现在好了,因为修道我反成了那“约定”中的一个变数,你自己可好好数数,去大唐办事出差哪次你不派我?

    往日你派我去,我也就去了。

    可此番怕是你看那东土凡间庙宇内,我的供奉香火比你的要多,我的信徒善良比你的要纯,我得到的供养好处比你的要广。所以才自作聪明整个“三藏”真经出来,想厚脸皮夺回些大唐百姓的“市场”。

    就这,你好意思依旧派我去?去干嘛,帮你抢我自己的香火?

    可这里毕竟是灵山,刚刚自己连同众佛可尽皆拿了如来盆中的好处,现在即便后悔却也不好再将那些东西退回去。

    所以眼下,即便观音再不情愿,当着笑吟吟的众佛目光,自也没胆一直装聋作哑落如来面子。

    于是她只好轻移莲步,缓缓行近佛祖莲台,照规矩耐着性子礼佛三匝后道:

    “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金蝉……一个取经人来也。”

    诸众目光随他而动,纷纷打量这位来到如来座前的菩萨,只见她: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

    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

    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

    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

    眉如小月,眼似双星。

    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

    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

    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

    她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如来见前番散去的那些宝物果然奏效将观音逼了出来,心中瞬间便是自得与大喜,顺着话头便接道:

    “的确,别个是想去也去不得的。

    观音尊者佛法精湛、道法高深、神通广大,方可以去得。”

    菩萨强抑着要翻白眼的冲动,不带丝毫感情问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