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荀彧迷茫 杨博文借鱼开导(第1/3页)  三国之扬帆起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帆走后,戏忠顿时摇头苦笑,随即让众人下去准备,在场之人哪个不是聪明之辈?荀彧话中的意思他们又怎会不知?此刻之后,众人均对荀彧保持了距离,听了戏忠的话后,纷纷离开了郡守府,期间竟没一人与荀彧说过一句话。

    这一现象,顿时令荀彧伤心不已,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戏忠见荀彧难过,随即走到他的身旁,笑道:“文若,有心事?”

    这时,枣祗、郭嘉也是来到荀彧身旁,只见郭嘉笑道:“文若,走,陪我喝酒去!”

    枣祗本来就话少,杨帆给百姓分田地一事就注定他们要站在世家的对立面,自从他追随杨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见到了什么才是英明的主公,这一年来是他枣祗笑容最多的时候,百姓们见到他,都会尊称一声枣大人,那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枣祗能听得出来,若不是他与荀彧是好友的话,此刻他枣祗早就如同杨帆一样,拂袖而去了。

    荀彧摇头苦笑道:“诸位,难道我做错了吗?”

    三人皆是面色一变,只见戏忠拍着荀彧的肩头,叹息道:“你没错,我军的治理人才实在太少了,而这些人才却又都出自世家。”

    大家都是聪明人,但面对这个时代的大难题时,都毫无办法,素手无策,他们的主公立志推翻这个腐朽的朝代,而世家就是这个时代腐朽的根源,他们掌控着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资源,比如土地、书籍、官职等等,百姓们要想生存,唯有依附世家,若是太平盛世的话,百姓们也还能活得下去,若遇到乱世,百姓还真活得不如那些少爷、小姐们手中的宠物。

    谁会闲着没事就造反?还不是被逼得,唯有走投无路之人,才会选择有这一条极端的道路,这就是为何当年张角登高一呼,响应者无数;这就是为何杨帆在朔方分地,数百万百姓不远千里,拖家带口都要来投靠的原因所在。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一走就要走上数月的时间,却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这说明了什么?杨帆真的做错了吗?还是世家做错了?这谁都说不准,但杨帆却始终认为只要他能让大部分百姓都认同他的观点的话,那他就没错。

    杨帆在朔方分地,得到了所有百姓的拥戴,但却遭到了并州世家的抵触,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凡事有得必有失。

    郭嘉苦笑道:“如果我们能自己办理学院,不出二十年,将不会为人才的事情发愁。”

    郭嘉的话却让荀彧、戏忠、枣祗三人眼前一亮,只见他们相互对望了一眼后,均是仰头大笑,只见戏忠笑道:“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荀彧先是大笑,随后又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苦笑道:“办学育人故而是好,但我们手上可没有多少书籍啊,这该如何是好?”

    枣祗、郭嘉二人顿时焉了下来,唯有戏忠不变脸色,只见他继续笑道:“这有何难?主公曾拜卢公为师,当年主公前去任雁门太守之前,卢公赠了主公藏书数车。”

    “当真?”荀彧三人顿时惊讶道。

    戏忠点头笑道:“岂会有假?我们这就去找主公。”

    这时,许褚来到戏忠等人跟前,说道:“志才,主公命我来唤你们前去后院。”

    戏忠眉头一挑,问道:“主公唤我等何事?”

    许褚摇头回道:“我不知道。”

    戏忠率先朝后院走去,边走边说道:“走走,勿要让主公等急了。”

    片刻后,戏忠等人来到后院,只见杨帆自顾坐着池塘边悠闲的钓着鱼,他听到脚步声后随即扭头看去,笑道:“来,坐!”

    戏忠等人闻言后,连忙坐在杨帆身边。

    这时,杨帆猛地拉起鱼竿,只见一条大肥鱼被他从池塘里拽了起来,掉落在一旁的草地上,杨帆把鱼竿放在一旁,抓起那条肥鱼,从腰间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