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生死较量(五)(第1/2页)  您好!蜜警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茫茫的人工森林,一队队行进的队伍中不断地有人发出喘气声,粗重的喘气声。

    三江市警方,在邻县市警方的配合下,分成21组,以10 人为一组的警察上山绑匪。

    从山脚下开始,一片一片区域的缩小搜查的范围。

    刑警熊儒彬个子高,却吃了体重轻的亏,穿着一件防弹衣带着一顶瓶防弹头盔,还有干粮和水,身上全部武装有28公斤重,杵着一个木棍削成的杵棍,走上百多米就发出粗壮的喘气声。

    紧接着,新警蜜晓林的喘气声也越来越大,山路越走,海拔越高,再加上身上的负重,两个年轻人,从来没有经过这样急行军的行走。

    走着走着,俩人就落在了队伍的后面。

    两位新警察惊奇的发现,10个人的队伍里面,走在前面的是上了40岁年龄的警察。同样的装备,他们走起路来却没有发出喘息声,

    蜜小林最先发现了这些老警察是如何做到的。

    杵棍杵一下,脚步比平常迈上半步,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杵棍杵地的瞬间,借助物体减轻身体的负荷,这才让年龄相差20岁的人,走起山路来,没有发出牛叫一样的喘气声。

    蜜晓林用杵棍杵在地面,坐下来休息。想好好的看一下,老警察们是如何利用经验来弥补身体的不足,行走在抓捕绑匪的茫茫大山路上。

    “7。27专案组,把抓捕绑匪的目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这个圈子,恰恰就是绑匪藏身地——黄牛养殖基地。

    这个结论是根据人质王如承的人证笔录,在被绑架到一座大山的木屋里,王如承寻机逃脱了一次,是根据天上北斗星指引的方位,走出了茫茫的山林来到公路边。

    坐在化妆成司机的绑匪越野车上,王如承明显感觉到方向是朝向大峡谷的方向,从这个推断,根据地图丈量出来,绑匪最有可能是跑到了他们熟悉的黄牛养殖基地。

    警方虽然集合大兵团的作战,如果能够收缩包围圈。将会加快抓捕绑匪的过程。

    当然,警方设置了数十个卡口,不仅在沿途的公路上,还在一些乡村道路上设置了明卡和暗卡。

    抓捕绑匪,需要

    在集中大兵团作战的时候,加快收缩包围圈,不让绑匪得以从漏洞中钻出去,

    一直行走到黄昏,熊儒彬和蜜晓林这一队10人的队伍,终于到,王如承当初被绑架时的小木屋。

    这排小木屋,一共有4间房子,其中三间是连在一起,单独隔离的一间是卫生间。

    身穿防弹衣的熊儒彬和蜜晓林,密切关注三间连在一起的木屋,等待着队长下命令。

    小队的队长,拔出了枪上好枪膛,示意大家保持警惕,用手势比划让队伍呈现散开的队型。

    这10人小队有保持警戒的,有反向于身后防止被绑匪袭击的,有带着长枪远距离攻击的,快速的依照原先制定的抓捕方案,从各个角度靠近小木屋。

    熊儒彬和蜜晓林终于见到队长,用手掌比划突进的指示。

    两个人压低重心,两把64式手枪,交替前进,又靠拢,接着分开向目标靠近。

    蜜晓林的脚尖碰到了一样东西,他感觉是一个铁器。

    心里产生了怀疑,手举着枪目视着小木屋,同时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一只手牚向身旁的熊儒彬提示自己的脚下有危险。

    熊儒彬继续把枪指向小木屋,以现木屋前,在枯枝叶上连着一根细线。

    赶紧向蜜晓林摆了摆手,示意蜜晓林不要动。

    熊儒彬仔细地观察发现,那是一钓鱼线,一直拉到木屋的房后面。

    这里面,平白无故的不会有铁器和钓鱼线连着,蜜晓林赶紧向身后比划一个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