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四章 细说川菜勾芡(第1/2页)  特级厨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这些东西,杨振兴早就学会掌握了,但他并没有打扰张师傅的讲解,而是仔细的竖起耳朵认真听。

    “除了鲁菜最常用的厚芡,还有一种是软厚芡,粉水比例在厚芡和薄芡之间,一般烧菜和焖菜最常用。

    这种勾芡方式就不是北方菜系的专利了,像是南方也经常使用的到,比如扬州三头里的扒整猪头、拆烩鲢鱼头。

    你跟随黄子云大师学习川菜,应该知道川菜里面同样勾芡,但川菜勾芡往往都是薄芡。”

    杨振兴这时候才开口说道:“是的张师傅,当初跟师父学习川菜的时候,他跟我讲过川菜勾芡的技巧。”

    见杨振兴已经学习过川菜的勾芡,但张师傅还是忍不住又再简单讲了一遍。

    “你知道就简单许多了,川菜勾芡,说开了主要就使用两种芡,一种是琉璃芡,一种是米汤芡。

    所谓的琉璃芡,在川府话里头又叫做二流芡,我们这里喊那些小混子、小流氓,但又不是流氓的太彻底的那些人,叫二流子,也就是要流氓不流氓的意思。

    放在做菜这里,就是要流不流的意思。

    这种芡用清水泻开之后,有一种说黏稠又不是那么黏稠的感觉,但多少还是有一些黏度。

    现在做的麻婆豆腐,还有糖醋脆皮鱼、八宝豆腐羹、酸辣蹄筋,用的都是琉璃芡。

    另一种米汤芡,比琉璃芡更薄,厨师行业也叫做清二流芡,指的是浓入米汤一样的芡汁。

    川菜里面的白烧、烩类技法烹制的菜肴,多使用这种勾芡,比如金钩菜心、番茄烩鸭腰等等。

    在菜里面勾入这种芡汁,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汤汁略微变得浓稠一点,起到提味和保涸(he,意为积水无存、水干:干涸、枯涸)的作用。”

    除了张师傅说的这些,杨振兴还知道川菜里面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会用到勾芡。

    之前曾讲过,不提海派川菜,本土川菜大体分为上河帮、小河帮跟下河帮三个派系。

    上河帮指的是蓉城官府菜和乐山菜为主;小河帮以盐帮菜和川南地方菜为核心;下河帮则以山城为中心。

    上河帮因为是官府菜,鲁菜在古代又一直独霸官府菜之首,所以很多外地来当官的,除了带着家乡的厨子之外,还有一些精通烹制鲁菜的家厨。

    又结合本地的饮食文化和特色,久而久之就从厚芡逐渐变成了薄芡? 上河帮的菜里面也就多见用薄芡勾芡的菜肴。

    小河帮以盐帮菜为主? 盐商有多有钱不需要多说,在吃的上面不管是江南盐商还是西南盐商? 都很舍得花钱下功夫。

    又因为平时需要跟官府打交道? 多少也受到了官府菜的影响,其中也有不少菜会用到勾芡。

    当然小河帮最出名的还要数水煮技法了? 是水煮系列的发源地。

    下河帮的发展要比前两者更晚,基本在抗战期间才逐渐有了极大的发展。

    山城一度成为国内的政治中心? 各地方的名厨汇聚于此? 因为激烈的碰撞,极大的刺激了夏下河帮川菜的发展。

    来自五湖四海的名厨汇聚一堂,自然就有了江湖菜的名号。

    因为江湖菜大方粗犷,善用泡椒、酸菜和花椒调味? 用料大胆又不拘泥于形式。

    再加上民国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大量江浙移民的影响? 逐渐变得易学易做,开胃下饭,追求麻跟辣的刺激。

    所以在山城菜里面,几乎见不到哪道菜会使用勾芡。

    毕竟勾芡的高密度和张力难以让汤汁深入味蕾,对酸甜苦辣的感知减弱? 和山城菜的追求冲突矛盾。

    “我看你在勾芡的时候,多少还有一些鲁菜的影子在? 如果想要做好川菜里面需要勾芡的菜,就要在制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