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4章 交趾国大建设(第1/2页)  大明之第一厂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千的陆组工兵,指挥着上万交趾国壮丁,在海防这座沿海城池,进行着紧张的建设。

    在火车没有诞生之前,远距离运输,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这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很多时候,因为路途过于漫长,大宗货物的话,往往需要走几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代里,道路颠簸,什么货物,长途运送,都要有损耗,特别是粮食,损耗达到了两成以上。

    也就是说,十分的粮食,当运送到北方的时候,就要损耗掉两成以上。

    山洪,以及半道上可能出现土匪山贼等等,又可能会让运送的货物一次折损殆尽。

    而海路运输则不同,当下有东方最多,最大的货船,一支船队,就能够运输数千吨的货物。

    最为重要的是,如今装备的海船,都是风帆快船,这种船,不仅速度快,而且还可以做到逆风行驶。

    风帆快船的普及,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海运,不再受季风的影响。

    另外一点便是,已经取得了制海权,沿海的海盗,也全部被荡平了,海运不管是从成本,还是从安全性来说,都远超陆运。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蔡老方才决定,在海防这个小地方,大修港口码头。

    在他的规划里面,未来的海防,将会成为交趾国最重要的北方港口。

    当从交趾国王城到海防之间的道路被修建完成后,源源不断的货车,运载着货物,赶到海防。

    为了保证这个海运中枢,蔡老特意往海防调派了一个整编协,以此来拱卫海防周边。

    同时,海防方圆之内,所有的交趾国原住民,也全部被迁移往北境去。

    现如今,从交趾国王城到海防,这近百里的路途之间,早已经找不到属于交趾国人的村庄了。

    特别是接近海防的方圆几十里内,也已经找不到一个交趾国人。

    迁移走本土的交趾国人,空置下大片的土地,为接下来,从国内向这里移民做准备。

    像交趾国这种肥沃的土地,自然是应该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头。

    而想要永远的拥有一片土地,而或者说是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便是移民。

    将本国的百姓,大量的移民到这里,只需要汉人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就完成了对这片土地的彻底占领。

    自古以来,九州什么都缺,但是,唯独不缺人口,更不缺渴望获得土地的农民。

    只要大朝廷方面,颁布一道法令,给予那些愿意移民交趾国的人一块肥沃土地,相信,会有大批没有土地的人,拖家带口,前往交趾国。

    交趾国各地的夏收,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被留下来的部分交趾国壮丁,在军队的控制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夏收。

    在这个时代,粮食才是硬通货,被饿怕了的明人,再多的粮食,也不会嫌多。

    交趾国王城这边,那些巨大的粮仓内的陈粮,有数十万石,已经运送到了海防,并从这里装了船。

    随着福州海组总部的募船令,原本穿行在沿海各地的私人海船,源源不断的朝着交趾国赶来。

    也许,替机构运送粮食和货物赚的钱,无法跟倒卖各类齐货赚得多,但船主们看重的,是这趟买卖安全踏实。

    若是在过去,民间的商人,往往是不愿意做朝廷的买卖的,原因无他,货款不靠谱。

    很多时候,跟朝廷做了买卖,到头来,货款不但要不到,你这人,反而可能陷进去。

    自从朝廷开海禁,扶持商人,征收工商税后,这种情况,便彻底不复存在了。

    虽说,贩卖齐货赚钱,而且,银行方面又可以贷款,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可你又得考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