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1章 人口资源(第1/2页)  大明之第一厂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曾经的那个先帝嫔妃,早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辽王世子的生母。

    辽王世子的生母,这个身份,那在当下的,可贵不可言。

    哪怕就算是皇后,也未必比这个身份高贵。

    母凭子贵,这句话真的没有错。

    沈玲儿虽然很少外出,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有许多京中权贵女眷登门。

    沈玲儿之所以心中窃喜,那是因为,她看的明白,此次儿子去辽,那是代表辽王安抚辽民心的。

    更深的来说,这也是对于自己儿子身份的一种认可。

    虽然说,自家男人一直都很疼爱儿子,可魏家毕竟不是小门小户,这是一个足以决定朝堂生死的超级家族。

    在整个,依附于魏家的家族势力,便多达数千家,更不要说,偌大的辽,以及那上千万的人口了。

    辽王没有娶妻,所以,辽王府没有真正的王妃,辽王的几个女人生下的儿子,自然也就没有嫡子之说。

    这个时候,长子的身份,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若是此次,自己儿子以辽王世子的身份前往辽,安抚辽各界之心,那么就意味着,儿子获得了辽王的继承权。

    沈玲儿的这些想法,唐峰自然是不知道的,当然了,哪怕他知道,也不会多说什么。

    他辛辛苦苦打拼下这么一大份家业,为了是什么?

    不就是,一方面让自己能够活的更惬意,一方面,让自己后世子孙能够不用像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那般去辛苦奋斗。

    魏承天既然作为自己的长子,只要他长大后不是个大纨绔,将家族产业分给他,又如何呢。

    自己的儿子,自己自然是要疼爱的,难不成,还要将这家族产业,分给外人吗?

    唐峰自问没有那么大公无私,也没有那么傻逼。

    进入五月,北方地区的基础建设全面展开来,尤其是京城附近,彻底成为了大工地。

    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国库里面,去年攒下来的那点银子,被三司六部给败光了。

    前个月,户部新尚书杨涟还在为银子发愁呢,可谁曾想,眨眼的功夫,各地便送来了两千万两的白银。

    至于这两千万两白银,自然就是段祥从各地藩王府邸里面查抄来的不义之财。

    有了这两千万两白银,杨涟继续学着前户部尚书周培公败家。

    这不,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抄家得来的两千万两白银,就全部被杨涟花光了。

    被流放千里,在苦寒之地吃了苦头的杨涟,重新被启用后,再次回到户部做了他的尚书。

    过去的时候,朝廷穷,杨涟这个户部尚书过的也是苦哈哈,每天节衣缩食,好不可怜。

    如今,国库富足了,只北方各地征收来的商税,一个季度,便有两三千万两白银。

    可即便是如此,杨涟这户部尚书的日子,依旧还是跟过去一半的苦哈哈。

    朝北境的开发,到处都要银子,漫说上千万两白银了,就算是上万万两白银,杨涟都觉得不够用。

    旁的不说,只说在各地州府开设的新学堂,这每一个月,没有数百万两白银,根本就过不下去。

    现如今,京城这边,又在建立帝国大学,帝国陆组学院,帝国海组学院,以及医学院,这几座学院,也是需要海量的银子。

    就现在,杨涟只恨不得一个铜板掰开两半用。

    银子如流水般出去,杨涟虽然心疼,但是,每每想到那些正在修建的工程,他心情便又好了许多。

    那些水泥铺设的道路,那些开挖拓展后的沟渠河道,以及那些个靠着人力挖掘出来的水库,都将会让帝国的北境在未来十年内,成为新的江南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