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4章日报的作用(第1/2页)  大明之第一厂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斟酌再三后,唐峰决定,在近期,就展开对沃桑的全面攻略。

    所谓全面攻略,就是动用北方舰队,展开对沃桑沿海城市的攻击。

    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小霓虹不断袭扰沿海,导致,数十万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

    因为小霓虹的,沿海受到的损失,几乎超过了上亿两白银。

    现如今,风向终于变了,也该是沃桑偿还这些血债的时候了。

    当年,小霓虹乘坐海船,四处劫掠,现在,也是该轮到了这么做了。

    唐峰的想法很明确,那便是要求北方舰队,跟小霓虹一样,以战舰的便利,动用海组陆战队,不断袭击沃桑沿海城市。

    在封锁沃桑沿海,舰队袭扰沿海城市的同时,舰队还会全速向着沃桑各地运送北国军民。

    反正目的就只有一个,烧光,抢光,杀光,让战舰可以抵达的地方,寸草不生。

    就在这一日,两只龙门飞鹰,从京城腾飞,向着天渡而去。

    不久之后,两艘最先进的快船,从天渡出港,乘风破浪,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北国而去。

    更大规模的小岛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四月初,全国范围内的浇开始了。

    天启年前,整个北方地区,水力灌溉条件,还保留在很原始的状态下。

    很多地方,只要离开了河流,那么,就会干旱,甚至绝收。

    可是,自从唐峰上位,从天启二年开始起,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都展开了大规模的水力灌溉建设。

    也是受到了大旱灾的影响,整个北方地区,流民千万,而这些流民,流离失所,几乎产生动乱。

    唐峰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的赈济方式,选择新型的以工代赈。

    国家调动粮食,但是,流民要通过劳作来换取口粮。

    以工代赈,让这些流民,不再挨饿,同时,也给国家建设,带来了足够多的劳动力。

    在大半个北方地区,数百万计的流民,在大地上劳作。

    一条条沟渠,一桩桩水利工程被建造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为北方地区农田的灌溉,创造了条件。

    在春日里,数千万亩远离河流的田地,得到了灌溉。

    只要今年不会再发生大的旱灾,可以预期到,今年夏收的时候,正北方,绝对可以迎来一场大丰收。

    去年,各地都可以看到的流民,如今,却都不见了踪影。

    至于这些流民去了哪里,朝廷各部门,自然都是一清二楚的。

    水力灌溉工程,道路修建,以及各城池的改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若是在以前的时候,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和银子养这几百万的流民。

    可自从去年,工商税征收,国家税收瞬间好转,自从隆庆大改以来,朝廷的国库里面第一次有了结余。

    同时,去年秋日,辽,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大部,都相继迎来了一场大丰收。

    自此,朝廷有了银子,有了粮食,全面的国家建设,也终于可以全面展开了。

    当然了,说是全面,也不尽然,最起码,这次的国家建设,也只是在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也只有福建,广东,湖北这几个地区展开了建设。

    春日,一辆辆马车,运载着各类战略物资,从北方各城池而出,越过长城,进入草原。

    北方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辽各镇,四面出击,在广阔的漠北草原上,寻找那些存在的草原部落。

    在那草原之上,狼烟四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