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 陈玉成和李世贤(第1/2页)  大明之第一厂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想到目前,新军之中的高级将领的短缺,再看到李秀成,唐峰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此前,系统先后奖励了四个招募英雄的名额,自己似乎也只使用了两个,也就招募了冯子材和袁大头。

    招募冯子材的时候,运气爆棚,连冯家双虎都给带了过来,让他多出了两员能征善战的大将。

    如今,冯家兄弟,都是宁远军团的镇总(师长)。

    要说这兄弟两个,个人能力,那自然是没的说,当个镇总(师长),毫无压力,毕竟虎父无犬子。

    可丁甲等人,在系统菜单里面,并不属于英雄的行列,充其量,也就是个校尉。

    虽然,靠着战功,晋升成了参将,但是,能力的限制,撑死,也就只能带一个协(旅)的部队,而且,表现也不会多亮眼,中规中矩。

    身在北国的陆昊等人,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唐峰着急着把袁大头招募出来,送往北国主持大局。

    如今,系统又奖励了一个李秀成,他手里头,可堪大用的镇总(师长),便又多出了一员。

    若是在用了手里头的那两个英雄招募名额,六大镇总(师长),便只差一个了,再往后,补上就是了。

    辽东六镇,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只要牢牢掌握着这六镇八万人马,谁也奈何不了他,哪怕就算是小皇帝反复,也拿他没有办法。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所以,这六镇的高级军官,特别是镇总(师长),协总(旅长),都必须是绝对忠于他的人。

    随即打开系统菜单,目光在英雄栏里扫过,只很短的时间,他的目光便停下来了。

    既然陈秀成出现了,那索性,把太平天国的其他两个后起之秀也一并招募出来便是了。

    陈玉成,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他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

    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1862年为太平天国叛徒奏王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年仅26岁。

    李世贤,广西藤县人,乃是李秀成堂弟,1851年参加太平军,英勇善战,太平天国经过天京事变及翼王石达开带兵出走后,人才凋零,到了朝中无将,国内无人的境地,李世贤少勇刚强,开始受到重用,1857年升左军主将。

    次年驻军芜湖,在宁国府湾沚镇(今属宣城)歼灭清浙江提督邓绍良军。1860年与陈玉成等合力消灭清军江南大营,封为侍王雄千岁,爵称天朝九门御林军忠正京卫军侍王。

    不管是陈玉成,还是李世贤,都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帅才,为一方主帅,绰绰有余。

    关键是,他们崛起于太平天国后期,与湘军作战,对于火器的认识,也不是大明的这些军官所能相比的。

    跟李秀成一样,陈玉成和李世贤被招募出来后,也都直接出现在了辽东大军之中,都是营总。

    唐峰大手一挥,直接就把这两人,都提拔成了镇总(师长),让他们直接统领一镇人马。

    蔡锷和冯子材这两位广宁军团和宁远军团的军团长,得了这三位年轻猛将,自然是乐得开心,对李秀成他们全力支持,帮助他们坐稳位置。

    如此一来,辽东六镇,也只差蔡锷的第三镇,还没有一个可靠而有能力的镇总(师长)了。

    不过,唐峰倒也不着急了,反正蔡锷闲着也是闲着,让他这个军团长,暂时指挥这第三镇便是了。

    大军在收服了辽阳后,并没有立刻开拨,继续去攻打沈阳,而是,暂时停留在了辽阳。

    一则,辽阳刚刚收服,需要稳定,清理城内残存的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