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气运值正确的打开方式(第2/3页)  斩碎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相像,如果没有永乐皇帝当年坚持迁都北京,所有政府高官都住在繁华的南京城,遥远的北部边荒地,怕不早就被丢给胡人放羊了。

    反过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这些地方能自给,甚至能赚钱上缴国库,那么还会被人忽视吗?被人重视的地方,自然会吸引到人移民落户。汉人住的多了,胡人的威胁当然随之就会减小。

    有了沿边的这一系列工业布局,短短几个月就推出了数种拳头产品。投放市场后,迅速引发追捧。而秦纮的移民实边优惠政策,更是催生了一大批冒险家。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太原巧嘴唐元盛。

    没错,就是当年曾给孙铮做过几天导游的那家伙。在吸引移民的时候,苦于国人安土重迁思维,很难说服。一般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去和胡子拼命?

    孙铮发动四海关系网,大量招收能说会道之徒来做宣传。唐元盛在太原混的很不如意,这几年因着和小爷的关系,老何对他多番照顾。现在小爷要用人,几句热酒灌进肚,唐元盛脑门一热,收下二十两安家银子,拍拍屁股进了培训班。

    几次宣传跑下来,唐元盛发现借着拉移民这优惠,自己也能捞点好处。于是在开春这一趟送人的时候,索性就往最北边的肃州跑了一趟。

    正好当时孙铮就在肃州打理新建成的新工厂,那地方不怎么长庄稼,却很适合长麻。各种亚麻、黄麻、青麻长的漫山遍野,当地人一般会采收打麻丝,用来纺成麻绳或织成麻袋换钱。

    孙铮因地制宜,建了个亚麻纺织厂。将原本的粗麻制品抛弃,直接工业脱脂,机械纺织,制成宽幅脱脂亚麻布。成品一出来,简直亮瞎人眼。没人相信这么漂亮舒适的细布和麻袋那种粗胚是同一种材料。

    这个时节,丝绸的价值每匹市价十两到十五两之间,普通白布的价格则在每匹两钱银子左右。孙铮给亚麻布的市场终端定价,就是十五两。而他给唐元盛的出厂价,只有区区五两!而且还因为两人旧识的原因,允许他赊账。

    唐元盛用四轮大车满满的装了百匹亚麻布直奔河南,路过开封,原本只是想卖几匹换点盘缠,结果一经亮相,就引发争抢,百匹亚麻布当天就发卖一空。扣掉成本和镖局费用,八百两纯利润到手!

    然后老唐就魔障了,直接把八百两利润全部拿出来招募流民,第二次再赴肃州时,车队浩浩荡荡带了将近一千人。

    根据秦纮的政策,每个人头允许他以出厂价买一匹亚麻布。第二趟就拉了足足一千匹,赚到纹银一万两!

    唐元盛衣锦还乡,引发太原全城轰动。随之就是前赴后继的弄潮儿争着要上四海的移民专线,极大的推动了移民速度。

    大量人口流失,引发山西巡抚的紧张,连着向皇帝上了几章弹劾。被秦纮喷了一句,自己没本事,还不许人找活路,你是想官逼民反吗?

    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谁能顶得住?此后就再没人敢吱声了,反正流民在当地也是不安定因素,走了也好。

    而真正让亚麻布名震朝野,还是孙铮往宫里送的那批布料和成衣。

    这年头的衣服,出于某种朴素思维,哪怕皇帝皇后也不可能穿到修身衣型。而孙铮送进宫的这批成衣,则完全是根据帝后和太子等人的身材,量身定制。从季节、版式,到节日庆典礼服,林林总总每人上百套。

    这些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那种舒适度,直接就让皇帝一家沦陷。随即就拍板决定让肃州纺织厂承担贡布,每年向宫里提供一千匹。皇帝还觉得不太好意思,孙铮则完全不在乎。区区一千匹,不过是几天的产量,根本不叫事。

    打上贡品名号,就等于是皇帝代言,不火才真叫见鬼。

    别看月产量过万,但真正往市场投放,就会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