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东宫疑蛊(三)(第1/2页)  镐京出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们?”徐谨奇怪赵明庭怎么突然提到他们了,自那之后她没有听到任何消息,赵明庭不提她都快忘了。

    赵明庭答道:“对,本宫当时交给天玑去查,他与本宫说过,似乎是南边派人进宫在找一样东西。”

    “微臣确实听到他们说在找一样东西。”

    “嗯,此事应该与他们有关。”

    “南边?找东西?这与微臣行刺殿下有什么关系?”她不是明白。

    赵明庭语气郑重地又说了一遍,最后两个字尤其突出:“本宫说的是南边。”

    “南?”她见此只能往深了去思考。想了一下后,她脑中嗖地闪过一个想法。她指尖有些冰凉,难道他说的南边不是江南,而是……

    “殿下指的是……苗疆?”

    赵明庭“嗯”了一声。有的人一点就透,有的人棒打不开。

    小室内传来一道不可思议的声音:

    “殿下的意思是,微臣此次行刺殿下,是中了蛊?!”

    在大魏领土板块上的苗疆可以追溯到流传数千年之久的一支古老民族——百越百濮,它主要以湘地腊尔山、黔贵东南的雷公山与月亮山为北部边界,向下地标绵延至大半个南边沿线,人口达上百万之多,在人数上相当于整个镐京的规模。而提起苗疆,这于大魏而言又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是特殊又让赵氏皇族很是头疼的存在,苗疆一带从未承认过大魏王朝,甚至他们每一个人都仇视大魏。

    大魏之前的王朝是大原,祖皇帝赵正焇改朝换代后,大原朝廷兵败一路逃至南边,混入苗疆领域寻求掩护,而大魏军队也因此屠杀了数万苗疆族人,自此苗疆与大原余孽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同盟关系,与大魏这个“刽子手”则保持着长年的对立。

    而之前说过的书院派系,为什么皇帝对于这种潜在的威胁尽管不悦,但从不予阻碍,第一个原因自然是文人立世,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文人于治国安邦、社会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的影响力浩大,正如韩非子在《五蠹》中所说的那样: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笔杆子不逊于刀剑戟,文人的破坏力也绝不亚于直接用刀索命的暴客,打压文人无异于自取灭亡。

    而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书院派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冈书院与苗疆的关系十分微妙,并且难以想象的是,这种关系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一个古王朝。龙冈书院创始人阳明先生在经历贬谪、当地长官打压的情况下在修文龙场开设书院,而他的第一批“学生”——或者说是“看客”中,有许多深山之中无所事事的苗疆族人。苗疆一直以来接受龙冈书院的教化,故此,苗疆虽仇视大魏、仇视汉人,但龙冈书院和学子在他们那里,是例外。

    皇帝,要保留这条桥梁。

    若赵明庭说的有理有据,那么这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一件事,她被人下了蛊,竟被毒害到动手要杀赵明庭的地步!

    她看了自己身上一眼,担忧道:“微臣这蛊下在何处了?微臣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会不会是永久的?”

    “太医正在分析。”赵明庭看着她,语气中明显带着抚慰。

    对于中蛊一事,徐谨觉得很别扭,好像身上招来了什么怪物。但她总有后路可走,也就没有忐忑不安了。

    “所以,东宫混入了苗疆的人,他们要在皇宫找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这……”

    “本宫已将此事移交暗卫。”

    徐谨点点头,又说道:“不过,微臣有些奇怪。”

    赵明庭看着她,示意她接着说。

    “他们是否已经知道是微臣听到他们的秘密呢?若是知道,这么久了,为何不直接伺机杀了微臣。”

    说起这个,赵明庭也心有感触:“其实本宫对此也有疑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