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舌战临德殿(五)(第1/2页)  镐京出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淳载“嗯”了一声:“确实有这种说法。”

    萧渊立即高声道:“陛下!我朝注重礼法,定宗皇帝为大魏创下'长隆盛世',功在社稷,威震四海,当受万代景仰!要怪就该怪他爹娘给他起错了名字,冲撞了定宗皇帝。”

    萧渊这样一说,有些官员更不敢吱声了,他们暗中也有些气愤,因为与大魏历代帝王的名讳同音甚至同字的,当然不止刘洪良一人。

    徐谨注意到赵明庭正紧紧盯着她,那目光十分灼热,她眼神连忙避开。不想又看见了另一边的赵明廊、赵明庄两兄弟。赵明庄完是一副看热闹的表情,只是看向她时,眼中多了几分玩味。而赵明廊,他的脸上带着一种隐晦的挑衅。

    席间又有人说道:“陛下,刘洪良既然犯讳,理当从殿试名单中剔除!”

    徐谨攥着铺在地上的衣摆,反击道:“若是这般,那么陛下,小人还有一事要禀报!”

    所有人都好奇这个语出惊人的少年又会想出什么办法为他的好友脱罪,赵淳载也不例外,他点了点头。

    只见徐谨抬起手,指向萧渊的位置,缓缓说道:

    “萧氏一族悉数犯了开宗皇帝的名讳!”

    “什么……”

    “这……”

    ……

    开宗皇帝赵正焇,大魏元帝。

    萧渊一听,猛地转过去,厉声道:“你休得无理取闹,姓氏也算犯讳?”

    “开宗皇帝是我大魏的开国皇帝,当受世世代代景仰。”徐谨拿他方才的话堵他,接着又向皇帝和群臣解释道:

    “况且姓氏犯讳,古来有之。项羽,字籍,天下籍姓被迫改为席姓;荀子名况,字卿,汉人多叫他孙卿,因为汉宣帝名刘询,与荀姓同音;宋太祖的祖父名赵敬,故敬姓改为苟姓或文姓。”她对上萧渊犀利的目光,轻声道:“萧侯爷,这也不是小人杜撰的。”

    “你!”萧渊咬牙切齿地看着她。

    这时赵明廊在一旁轻笑道:“父皇,若是这样说,恐怕就说不清了。”

    赵明庭看了他一眼,开口道:“父皇,这本就是一桩说不清的事。正如韩愈所言,父亲名晋,儿子便不能考取进士,那父亲若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是啊……”

    “就是……”

    ……

    临德殿内,众臣议论纷纷。

    赵淳载听他们辩了一大圈,想来也是有些累了。他示意殿内噤声,整个大殿安静下来,各方官员看向皇帝,都等着他来做最终的决断。

    徐谨目光殷殷,手掌心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举行殿试是为选拔人才,不是为了难为儒生,所有进士应各凭真才实学,彗星竞天,飞鹰逐日,一展才华。朝廷需要真正的人才,朕也不能错过每一个能使我大魏国泰民安,百姓安生立业之人。”

    一切,随着皇帝的话尘埃落定。刘洪良自己还不知道,他的命运在已然这场变幻莫测的宫宴中,转辗过了一遭。

    所有人都退了下去,萧渊死死看了徐谨几眼,徐谨毫不意外他已然将她归为了刘洪良的一方,他的对立面。

    正当她站起身要退至赵明庭身边时,赵淳载突然开口叫住她!

    “那个少年,你站住。”

    徐谨刚刚站定,有些愣住了,不仅掌心有汗,连额间也浮现出一层汗珠。

    皇帝,会发难吗?

    “父皇,他年纪小不懂事,冒犯父皇,儿臣代他向父皇谢罪。”

    是赵明庭,赵淳载一叫住徐谨,赵明庭立马就开口了。

    赵淳载没有回应赵明庭,只是一直看着殿上的徐谨,好像是在思考要如何处置这个身份卑贱,不知轻重的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