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故人相逢南鄞洲种种异象(第1/2页)  借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休说阮慈心中那莫名感受, 岳隐对东华剑似也十分喜爱,却茫然不知自己手持的乃是宇宙级数灵宝,随手将东华剑收进一个空闲剑匣之中, 便拔身离开洗剑池,虽说那东华剑在他手中流光溢彩, 岳隐也显然感觉自己法力有所呼应, 但都被他当成此剑神异之处,并未联想到东华剑上头去。

    也是合该有事,若是平常,岳隐自然持剑去剑谱中寻找原主,两仪剑宗弟子所持的本命飞剑,都有留在谱内。但此时他心念百里偃, 便暂将此事按下,腾云驾雾出了两仪剑宗,往别府行去。

    凡人若无瘴疠限制, 繁衍起来真可谓是无穷无尽, 南鄞洲风景和其余洲陆便迥然不同,虽然一样是山清水秀,但山水间田地延绵,甚至有不少山头都被开垦成梯田,田间随处可见农夫小儿来去行走, 阡陌交通、怡然自得,虽然远处依然可见有些妖异树木, 或是灵兽身影,但因人数众多,且许多凡人都有体术在身,仍旧可以在荒野中生存下来。

    南株洲暂且不说, 中央洲陆就绝对不可能有样的景象,一来中央洲陆极为广大,国与国之间距离极远,便是国境也十分广阔,若是凡人想要在城池中往返,出门一趟便至少要两三年,且洲陆之中瘴疠处处,便是修行体术也是无济于事。更不说那些随处可见的灵植妖兽了——便是南株洲,阮慈王盼盼从宋国一路走向坛城,不知杀多少妖兽。不过南株洲比中央洲陆要小,所以国家之间互相接壤,要比中央洲陆更为紧凑。

    般看来,南鄞洲当是凡人乐土,但事出反常必有妖,阮慈留神感应,果然感到此地灵炁稀薄,是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所谓的瘴疠,就是某种特异的浓郁灵炁,因其属『性』不同,十分极端,不易为一般修士吸纳。对凡人来说更是触之立毙,瘴气存在的本身,就已经是此地灵炁较丰富的表现。真正物华天宝如上清门山门所在,那处的灵炁太过浓郁,以至于瘴气根本无法消除,随时可能在护山大阵之外的某处爆发。

    南鄞洲既然大多数土地都没有压制不住的瘴气,只需要金丹修士便可镇压调理,便说明此地对修士来说颇为贫瘠,虽然岳隐好似对此事并无所觉,但只看两仪剑宗,山门也是一处方圆数万里的峻岭,其中并无人烟,便知道南鄞洲的高阶修士其实已都是认识到了个问题。

    倘若如此,为什么要为这些凡人除瘴呢?要教授他们体术,修士的利益并不相符,毕竟些体修食量极大,凡人吃越多,也等如是储存从地气中转化到稻米内部的灵炁,虽然一人能储存的灵炁并不多,但恒河沙数一般,布满洲陆的凡人,每一日都在啃食巨量灵炁,却并不会立刻还归天地,南鄞洲的灵炁可能就是因此变得稀薄,久而久之,修士想要登临上境会越来越难。中央洲陆光是上清门山门内外,便有数十灵『穴』,都是灵炁极为浓郁的所在,供洞天真人吞吐修行。在阮慈来看,南鄞洲能够凑出五六个灵『穴』便算是很不错的。

    难道佛门的大道便是平等么?众生平等,人人成佛,当南鄞洲所有人占有的灵炁都是平等,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没有修为时,便会成就某个人的大道,助他……

    阮慈也想不出这样的高僧该怎么提升功行,平等大道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拥有比凡人更高的修为,不过说不大道释义并非如此,她不持此道,也就只是随意猜测。正是寻思昙华宗垢宗般行事背后的原因,边岳隐已是越过百余城池,往一处人烟稀少的山峦而去。此处便正是两仪剑宗别府,修筑在深山脚下,深山中便常常爆发一股血瘴,若是不在初初喷发时立刻封禁,血瘴扩散到百余里外,便有个生活了数万人的城镇。因此这里素来都有弟子轮值,不敢叫其放空。

    别府中固然是修筑一道阵法,但若以阮慈来看,金丹修士想要激发阵法也需要一两个时辰,血瘴终究是有机会喷到城镇处,连样危险的所在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