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第1/3页)  必死之人[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将燕子穆送走后, 授课及教徒之余,陈修洁对江湖大事便多了几分关注。

    朝廷出手,雷厉风行又占尽大义名分, 每每动手之前必先揭露罪行, 如此一来,便是有江湖势力思及唇亡齿寒之理,欲要动手相助, 也得再三思量, 恐会污了自家名声。

    只是江湖甚大,有欺世盗名之辈,也有真正光风霁月之家, 于前者需施以雷霆手段, 后者却不可平白无故动手,没有切实理由,名声污浊的就会是朝廷。

    对此辈, 朝廷先软语相劝,以大义迫之, 望其能明局势,顺从朝廷所为。

    若再不从,朝廷只好用计, 先下旨意褒奖,令世人以为其已归降朝廷,江湖之上众人怨怼, 其不从也无法。

    这两策下来, 八成以上势力已是归降朝廷,余下之辈,如何处理都无甚要紧, 总归难以抗衡大局。

    一载时间匆匆而过,江湖名存实亡,萧条败落,燕王颁布《九品武者制》,在各地设立武院,凡七品以上武者,必得入武院登记,受武院监督;凡四品以上武者,必得在武院挂职。

    另外,除《九品武者制》外,朝廷又颁布针对武者的律法《约武法》,其中针对武者打架斗殴寻仇有极为严苛的规定,私下不得无故斗殴,否则无论是主动寻衅方还是被动出手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处罚;若欲约战,需得向武院报备,若是生死战,更得有武院之人在场。

    为防有些江湖武者不识文字,朝廷派出大量人手在各地宣讲《约武法》,武者入武院登记,更需抽查《约武法》相关条例。

    各地武院遍地开花,护国武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武院有约束当地武者之职,后武院有培养年轻武者之责。

    鸿禧府护国武院院长燕允城忙得不可开交,但心情却分外愉悦,作为燕国第一所武院,鸿禧府护国武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更何况他作为宗室子弟,见到江湖终于被朝廷收服,燕允城怎能不喜。

    待将武院扩建之事忙碌妥当,燕允城收到从东都传来的一封秘旨,他思量片刻,前去拜访陈修洁。

    他来到陈修洁的院落之中时,便见纪茂正在院中空地之上打拳,一年时间过去,这小胖墩变化极大,身形抽条不少,显出少年郎的俊秀来,看去与其父更添两分相似。

    见到他到来,纪茂收了拳,端正一礼道:“见过院长,院长可是来寻师父的?师父正在书房之中,可要学生前去通禀?”

    受陈修洁影响,纪茂也不甚喜欢仆从随身,故如今这院中并无仆从侍奉。

    燕允城点头:“有劳纪小郎了。”

    陈修洁正在书房之中与燕子穆写回信,一载过去,燕子穆仍在南端县中,因他进步不小,燕王来书令他再呆两载,若能在三年一度的官员考评得“上”评,便允他回东都。

    这对燕子穆来说实是不小考验,一来他年少,二来他自幼高居上位,不食人间烟火,三来他是被秘密送往此处,从前围拢在他身边的幕僚无一人跟来,为安全计,也不可随意暴露身份,召他们前来。

    这三重难关在前,燕子穆起初过得甚是艰难,若非陈修洁时常指点,他又在南端县中竭力挖掘出几个可用之人,只怕一载都难以坚持。

    燕子穆此番来书问的是南端县中县豪一事,他此前为站稳跟脚,借了南端县县豪之力,且几位幕僚之中也有大半出自那几家县豪,如今县内局势初平,当清扫枯枝败叶,县豪首当其冲,燕子穆心下迷茫,难以下手。

    若行事,便是卸磨杀驴;若不为,县豪盘踞多年,于县中弊大于利。故而燕子穆来书求问当如何做。

    陈修洁徐徐磨墨,握笔提袖,在纸上缓缓言道:“若有县豪罪大恶极,从里自外腐朽枯败,无需手软,除之以后快;反之可予一次机会,令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