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1/3页)  农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孙浩决定要住在下村后的隔天,村正便领着孙浩去找到里正,里正再带着孙浩去了勒吾县城,去县衙登记了户籍。

    那勒吾县令问孙浩何许人的时候,里正便对他说是山上的道童。

    唐初时,人口少,于是一些官员的政绩,很大程度都和人口增减有关,所以听有人来上户,这县令便是没有多问,但由于唐朝立户是需要成丁的,这里的成丁又别与前几朝的按身高来算,一般是男子十六岁成丁,孙浩是单独一个人,又尚未陈丁,所以里正便帮他把户籍上在了王开家中。待吏员登记完了信息,孙浩便跟着里正从县城里回下村了。

    这天晚上又与王家人吃了饭,孙浩便与王老说“王翁,小子如今籍在贵府名下,家中人便称我孙大就是,莫再与我神仙,道长之类相称了。”

    “那可如何使得?”王老忙忙推辞到“某家怎敢直呼上人弟子名讳,唯恐仙人责罚。”

    “若是不然。”孙浩顿了顿“那小子明日便出去自己寻落脚之处了。”

    “莫要这般。”王老又叹了口气,说到“那便依小道长所言”

    “孙大”孙浩纠正道。

    “那便孙大”王开终于出声。“今后孙大有用得到田家几口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王开这汉子,看似憨厚,实际上心思缜密,这时候如此对孙浩说,便是等于说给孙浩丢投名状了。约莫着是觉得孙浩手段通天,在他身边不求其他,单说这一手布雨之法,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羡煞,毕竟在农耕时代,总还是看天吃饭的。

    这时候天色暗下来,这屋里又没有油灯,孙浩吧玉如意拿出来,以乾元令激之,便发出明亮的白光来。这让本就下定决心的王开更加确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因这小道长本事看来还有很多,那他王开以后也保不准可以凭着孙浩鸡犬升天,这谁又能说得准呢?

    这边孙浩放好玉如意,复而又面向王家几口人讲到,“小子确实有需要你们出力的地方,明日我想起窑烧些砖瓦,但不知何处有石膏。”

    这说起改善基础生活,农业与基建肯定是首要任务,毕竟再让孙浩睡在这柴火堆上面,他确实也实在受不了了。所以孙浩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后世基建中的基础三件套之一,混凝土。

    有了混凝土,孙浩能做的就很多了,当然,鉴于前期预期的产量不会很大,甚至是很少的。所以孙浩就决定,这头一批做出来能用的混泥土,便先用来烧些瓦,再给王家人垒个床。

    而混凝土需要用到的水泥原料,就需要石灰石,也就是现在的石膏,制成后世常用的特种水泥可能比较难,但在小作坊里做出一般的硅酸盐水泥还是很有希望的才是。这里最大的两个问题在于生石灰,也就是石灰岩在哪里找得到,如果找不到,去找相应的贝类螺类也可以制得所需要的碳酸钙这一主要成分,剩下的硅类化合物就很简单,这里的河滩滩涂一带是有很好的陶土的。那些陶土内是有不少硅酸盐的。

    虽然可以磨碎贝类和螺类来获得生石灰,但眼下为了尽早摆脱柴火堆的噩梦,孙浩是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尽量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能够缩减的工序,他孙某人绝不姑息。

    所以孙浩决定才先问一下石膏在哪有。

    “想来药房应时有卖的。”王开这么说。“但价格颇贵,家中又无铜钱,孙大你问这东西作甚?又不是能吃的。”

    “这事非为吃,明日三儿同我去药房问问这石膏何来。”孙浩道。

    明日起,孙浩决定拿出之前一直存在空间里的粮食来同这王家吃。

    翌日,在王家早早地用过早饭,孙浩就与王喜一并去县里药房。

    从下村到勒吾县城并不十分远,约莫着二十来里左右的样子,唐朝的一里估摸着就四百五十多米的样子,算来也就十来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