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大四章 大唐带孝人孙某某(第1/3页)  农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翌日。晨光熹微的时候,王喜叫醒了睡眼惺忪的孙浩。

    “小神仙,我们去求雨吧,你看需要准备些什么?”王喜在一旁高兴地说道。

    这时孙浩眨了眨眼,伸了个懒腰。

    “啊——”孙浩从柴火堆上下来。看见一脸兴奋的王喜,又整理了一下麦儿的记忆,对王喜说“无碍,我自有准备。”

    然后在王喜一脸崇拜的神情中走出院子,这才发现,这破烂的小泥院里已经挤满了人,壮年的劳力,老幼妇孺,都满眼闪着小星星。

    孙浩“我,你们是吃星星长大的吧,都会星星光波?”

    这时候人群中有一位老者走出来,对孙浩道“小道长,老夫是这下村的村正,先代我下村十六户村民谢过小道长大义了。”

    得,准是王喜这小子把他卖了。不过也无妨。

    “村正莫要多礼”孙浩看了看天相,约莫早上六七点,也就是卯时,“此间正好时辰,我想这便去寻地开坛布雨。”

    孙浩从麦儿的记忆里,晓得了行云布雨有两种法子,一种是后世常用的字归秀法论,取其中的反生,这有别于我们常识中的五行相生的顺生,也就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反生恰恰是以相克之相驳,以求其真。所以这种法需要在正午午时,也就是后世的点,午时在五行中对应火相,寻极旱之顶,正对太阳,以引火之法将火相之气推向最高之后,其火之极,其水之起,这方天地中的火相将所有的水相挤出,达到道家之中的一极,其极阳之态便向阴时涌去,天地将水相重汇入此间,以此求得甘霖。这在后世的电视剧中时常见到,一位道长在台上以剑引火求雨,在后世的化学中也可以找到一定的印证,也就是我们常识中的水是由氢气燃烧而得。当然,玄学从来不是神棍,他本来也是一门经验科学,道藏之学,是我华夏先民在不断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积攒出来的经验与方法。只是实践的条件过于苛刻,在加上华夏几千年灿烂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掺杂进了许多一知半解的神棍,才让这门学问逐渐式微,到了后世,绝大部分学问近乎已经失传,唯有一门风水之学还在发扬光大。

    孙浩并不会那引火之法,也没有那种大气魄能将火相推至极阳之态,所以他今天选择另外一种方法,泅木生水,这也是字归秀法论中一个主要观点,但没什么用,因为所谓泅木,是指吸足了水气的植物,有这东西的地方,哪还用的着求雨。在干旱之地找到这东西要求太难了,不过这法子在孙浩这里正正好好,因为他手上有乾元令。以乾元令制这泅木想来应该还是能行的,但是在此之前,他需要找到可以做成泅木的植物。

    乾元令之三,枸物。这是一种操控万物的能力,此法极致能凭空生物。

    当然,孙浩的乾元令是新手玩家体验版,这能力是最低的,他现在也就是可以操控一下一些物质,为什么说是一些,因为现在他都只会控水,甚至连结冰都做不到,之前他在原来世界所用的化灵,他现在大概明白是因为对乾元令操控不当,在枸物的同时使用了一定的析宙,让这水带上了一些时间加速的能力,但好在好像并不会影响生物健康。这都是后话,这里先不展开谈。

    见孙浩如此说,村正便让院子里的人们让出路,又引着孙浩在村子里逛了一圈,村子很小,拢共也就十来户人家,大抵情况都和王开家差不多。有些人家甚至更加难,看下来茅草小屋居多,此陇右道,也是黄土漫天,但有这汉家屯田的戍兵,村子周围的环境还是稍好一些,有依着这虽然水位很低但好在不断流的小河,还是将田地开垦了出来,但以孙浩的看法,这农田还是太贫瘠了,这样的地方,按道理说不适合种田的,但是,这里的祖祖辈辈就在这样贫瘠荒芜的地方不断地辛勤劳作,硬生生地在这块大地上扎下了根。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