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七零章 几乎被打残(第1/2页)  华夏一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路向西,二十日之后终于抵达波米,西蕃地区各大军政要员都到了,他老丈人也赶了过来。    李水泉将拥军的遗书交给了他。    他说这不是秘密,让兄弟们先传阅。    大家见过面后,他说大家都累了,先休息一晚,明日再谈。    等他看完拥军绝笔,才知道原来尼池战役是多么凶险,损失不是一般的大。    拥军的副手牺牲,他本人深受重伤,师部警卫团几乎被打残。    从这一方面也看到到了汪家军的战力不俗,在得到新式武器的武装之后战力直逼新军主力。    这人和事不能相隔,他在成都就只能从鸽子翅膀上带回来的巴掌那么大一块纸片上了解远方的情况。    写的仔细点了解得详细一些。寥寥数语就只能知道个大概,与实际情况就相差天远了。    拥军的遗书里请求任命总教导员钱进为军长。    此人在他受伤后竭力稳定部队连续作战,指挥有方,平定西蕃功不可没。    最后说他自己是个孤儿,如今已不能回去,请二哥代为照顾妻小。拥军两个儿子,大的十二了,小的才六岁,都在汉中将军府。    赵晓兵看完书信后久久不能平静,他能想象得到当时的危险程度,是拥军硬撑了下来。    信中还给他认错,说他对西蕃形势估计不足,路途遥远,粮草物资运输极其困难,战士水土严重不服,只算行军牺牲和重度伤员,减员就达到两成。    当初就不该冒然报告出征,拖累赵晓兵的立国大计了。    要不是赵晓兵传信给他,迅速出击拿下山南,让部队得到粮草和轮换修整,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玉娇带着他老爹进来了,汪家军叛乱和新军厮杀,他老丈人带着手下再上来支援,和汪家叛军厮杀。    尼池战役某种情况上讲一半都是自己人在和自己人厮杀了。如何不让人心疼、心寒。    老丈人检讨自己对不起新军的兄弟,竟说他哪儿也不去了,就在匹播城为胡将军守墓。    叛乱发生后他非常震惊,亲自上阵杀了叛将,总归铸下大错,难辞其咎。    主要是他心里再也放不下了。    赵晓兵怎么劝也劝不住,只得依他。    次日上午,赵晓兵和钱进谈话,肯定了他的工作能力,任命他为第五军军长,统帅西蕃驻军,要他加强部队思想文化教育,全面稳定西蕃局势之后再图发展。    接着他召见水泉,任命他为副军长,其他缺位逐级提升。    下午召开了西蕃军政工作会议,首先全体起立,为勇军默哀,向拥军致敬。    然后赵晓兵全面肯定了西蕃战役的胜利和参战将士的功劳,要求征西将士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扎根西蕃,建设西蕃。    他给将士们总结,说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顾大局,讲政治。    这是他在新军的工作会上第一次提出‘讲政治’这个新名词,他要求第五军的广大将领和战士要继续加强学习,坚定不移地服从中枢的决策,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    接着他宣布免去他老丈人的军职,降职为匹播城警备队队长。    任命钱进,李水泉,黄桂芝为军长,副军长,总教导员。成立钱进为主任,索朗和逻些城大主持为副主任的西蕃路军政委员会。    汪玉娇依照西蕃军政委员会提供的西蕃路各州县官员名单,代表新宋国组工部宣读任命,颁发委任状。    每个州县都留下一名副职空缺,西蕃路还有两名通判将由成都选拔补充,专做思想文化教育和组织纪律工作。    会后大家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敞开了喝他的四方井。    晚上,钱进、索朗陪同赵晓兵见大主持,重申了新宋国提倡信教自由,遵重宗教礼仪,鼓励教众支持国家建设,还虔诚地接受了大主持为他赐福。    然后,赵晓兵讲了军政委员会的民主集中工作原则,说明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主任有一票否决权,在西蕃路建设和民族矛盾处理上要以索朗为主,在处理宗教事务上要向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