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章 天第欲雪(1)(第1/5页)  官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到深秋, 日子就过的快了。所谓‘月怕十五,年怕中秋’,一年之间过了中秋节, 剩下的日子也就是倏忽而过。等闲不思量, 就到了冬月中旬(十一月), 此时开封寒凉,已经下了第一场雪了。

    这一日正是红妃来月事的第三天,因为这个缘故,只在馆中休息。

    “娘子怎么今日要沐发洗浴?小日子尚未过哩!”秦娘姨一边替红妃收拾洗浴之物, 一边有些不赞同。红妃有上辈子的习惯,每天都洗澡视为常事。这不只是因为爱干净,也是因为她每天练习跳舞, 这份‘功课’之后往往是满身大汗,不洗澡也过不去。

    来月事的时候,行动都不便, 更不要说练习舞蹈了。所以红妃这几日都没有跳舞, 同时也就没有洗澡——大冬天的, 哪怕是此时的喜洁之人也没有日日沐浴的,一方面是没有这个习惯, 另一方面则是担心伤风感冒、邪风入体。

    此时对于女人来月事虽然没有什么说法,但世人多少还是知道这期间女子抵抗力是降低的,所以总结经验,这期间要避免沐浴,要不沾生冷东西。

    红妃对此倒是不太在意,上辈子她也没有来月事就不洗澡的说法。就和此时不赞成勤洗头一样,有道理没错,但说到底就是一个保暖的问题。只要做好保暖了, 更注意清洁一些反而对人有好处。

    红妃为了自己洗头方便,改造好的浴室旁边有间茶房。既用一根铜管连通旁边的浴室,可以输入热水,平常也能热一些饭菜。这个房间别的没有,就是保暖做的好,再加上大灶烧的旺旺的,又有一条烟道经过,冬天红妃也可以安然呆在这里晾干头发。

    秦娘姨也不是不知道红妃是做了相应准备的,这个时候劝红妃更像是习惯。就像老一辈的人让刚生了孩子的儿媳妇照习俗坐月子一样,她们有的也知道那些习俗放在现代并不一定要遵从,但就是习惯了。

    “尚未过便尚未过罢!”红妃三天没有洗头洗澡了,别人怎么忍过的她不知道,反正她现在是头皮发痒,身上也不自在。

    丢下话之后,红妃就带着一包衣物进了浴室。衣服搭在一旁的屏风上,一面试探着水温,通过铜管里流入的热水和凉水调好洗澡水,一面除去了身上的外衫。红妃先洗了头发,又洗了澡,然后放了水出去,换了一缸热水。

    从旁拿了小瓷瓶装着的‘蔷薇露’滴了几滴,等到淡淡香气蒸了上来,红妃又泡了一会儿。

    又过了一会儿,有秦娘姨提醒她别泡了,她这才慢吞吞地起身,擦干身上的水,用稀释过的‘甘露水’擦身、擦脸。一切完毕了这才穿好家常中衣,披了一件大袄、趿拉着一双寝鞋,去到了隔壁茶房晾头发。

    秦娘姨早等着红妃了,待她坐定了,便上手抽开盘着湿发的簪子,先用干爽大布巾囫囵着擦拭。如此这般,用掉了三块大布巾,这才用梳子梳理头发,中间还用碧色玉瓶里的‘甘露水’给红妃抹头发。红妃没解释过这是什么,但秦娘姨见玉瓶上有笺子,笺子上写着‘润发露’,以为就是好一些的发油之类。这样的东西在女子房中很常见,便问也没问过。

    梳好头发之后又用普通布巾来揩头发,用了十来条布巾后头发已经干了六七分了。这个时候又用梳子梳了一遍,然后改用麂皮擦头发,擦的细致小心。等做完这一步,再摸摸头发就已经只是微微发潮的感觉了。这既是因为秦娘姨擦头发得力,也是因为此时茶房里足够温暖,热度有利于头发晾干。

    见差不多了,秦娘姨最后梳头、篦头,这才随着红妃回了内房。

    红妃回到房中,赶紧换了家常一些的冬衣,这才坐到梳妆台前。秦娘姨打开妆奁后道:“娘子今日在家,且不出门,很不必敷粉,只擦些唇脂就是了。”

    此时不说所有女子,至少贱籍女子混风月场,肯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