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2章 海关(三)(第2/4页)  革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的武士刀需要用那么好的南蛮铁,为何要询问我们?”

    这话其实是有点怄气的,不成想二条家的人爽快的答道:“阁下的剑乃是非常好的钢铸造。想问问大明的钢材出口是什么价钱。”

    原来还是想用更便宜的钢铁么,宋成廉总算是搞明白怎么回事。搞明白倭国人并非无理取闹,可不忿的心情却是没办法消除,宋成廉不禁嘲讽道:“贵国的武士刀十分锋利,想来是贵国工匠手艺精巧。什么铁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请不要开玩笑!”二条家的人严肃的打断了宋成廉的瞎扯淡,“宋桑,如果您真的尊重武器,就请不要这么讲。”

    宋成廉被二条家人的严肃打动,也收起了嘲讽的心情。又谈了几句,双方虽然没能达成共识,却约定第二天见面。好好见识一下武士刀与钢剑的不同。

    第二天,二条家的人如约而至。他们带来了好几把刀,又运来了十几个草席卷成的卷。

    也没废话,就与宋成廉开始试刀。就见武士刀横着猛砍,草卷被横着砍断。这威势把宋成廉惊到了。不成想武士刀还挺锋利。

    办事处的年轻人却不忿起来,抽出阔剑要与武士刀比较。不过华夏军队的白刃战早就是刺刀,长剑作战从一开始就并非主流。太过于锋利的长剑又容易日常伤到自己,便只能临阵磨剑。

    不成想倭国人竟然没有丝毫嘲讽,反倒一副本就该如此的神色在旁边看。倒是让年轻的华夏军人们感觉好了点。

    磨了剑,一剑横砍,草卷也被斩断。

    之后二条家增加了草卷数量,最锋利的武士刀能一刀斩断八个草卷。华夏军的阔剑经过磨制之后,也就是四卷半。

    这一比较,高下立判。华夏军的年轻人们翻着白眼,虽然生气,却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堂堂华夏的剑竟然不如倭国武士刀,着实令年轻人大大不快。

    “请让我们帮贵国磨制剑刃。”二条家竟然在此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

    年轻锦衣卫们被气的够呛,倒是宋成廉没有拒绝。虽然也是生气,宋成廉还是决定看看倭国这边到底是想弄什么玄虚。

    等二条家拿出磨刀的工具,宋成廉不生气了,原本气鼓鼓的年轻锦衣卫们也很快不生气了。双方的磨刀石光是看就有区别。

    倒不是说年轻人们不要面子,当双方的差距超过某种程度之后,正常的人们真的不再生气,而是开始佩服。

    倭国的磨刀石制作的十分精良,更是夹具模式。就是有一个小工具将剑固定好,然后对剑刃进行磨制。

    与倭国这种磨刀方式相比,锦衣卫们的磨刀就呈现出村里磨刀那种方式。大伙就是简单的按着剑,以磨剪子戗菜刀的那种简单往复模式进行磨制。两相比较,真的连生气都不合适了。

    经过倭国的磨制,锦衣卫使用的阔剑勉强一剑斩断了八个草卷。

    宋成廉此时完全收起了小看的心思,更不觉得二条家是没事找事。既然对方也是个行家,就得给人家尊重。

    有了谈判的基础,二条家的要求也被正确理解。原来二条家有人铸刀,而且南蛮铁的确太贵,既然大明这边的刀剑如此锋利,想来是有优质铁矿。

    大明与倭国的贸易再次真正续上,二条家前来的目的并非是要搞什么幺蛾子,而是简单的希望大明能够如两百年前一样,继续提供优质铁矿。让二条家的铸刀事情继续发展。

    搞定了此时,北条才再次登场。不过宋成廉这次没有去吉原,而是请北条到办事处开办的食堂吃饭。1732年的初春不是特别冷,大家围坐在铜锅边吃着火锅,鸳鸯锅里面的肉片成熟了,北条一通大吃之后才心满意足的提出了要求。希望‘大明’能够恢复铁矿出口。尤其是优质铁矿出口。

    消息传到了临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