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婚姻大事(三)(第2/3页)  革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日子过得苦,因为地租高,税收多。”

    这话一说出来,农会的普通百姓们连连点头。看得出,他们很认同这话。

    霍崇看了看丁举人,搞不明白这厮是什么意思。不过这话既然没错,霍崇也不想反驳。继续说了下去,“咱们算个帐。租地到底得花多少钱。”

    没有回到这时代之前,霍崇真不知道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多沉重。真的回到这个时代,进行了调查之后,霍崇才明白满清时代的地主们到底有多反动。

    面前的这帮农会中的人差不多一半是自耕农,不过他们在乡里也非常熟悉局面。霍崇不担心这帮人听不懂。就讲述起来。

    地主们佃地从来不是把所有土地都佃出去。而是一定要留下来一部分土地不佃。原因很简单,如果把土地都佃出去,地租就没办法维持在高位上。

    饥饿营销这个名词虽然在新中国出现的比较晚,但地主们无疑是玩弄这套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如果有十个人要佃土地,地主只提供七份地,利润反倒更高。

    听到这里,农民们不解了。有人询问为啥。

    霍崇随便列了一个乘法。如果是十块地,十个人佃。一个人大概就是四成地租,地主收到的是40。

    如果是十块地,佃出去七块,每块收六成租。地主们收入就是42。

    任由一部分土地抛荒,不仅没有让地主收入降低,反倒提高了那么一点点。而操纵地租本身,又抬高了地租。这可是个很好的买卖。

    不少农民根本不懂数学。也有些比较懂。反正众人掰着手指头数数,花了好一阵之后才算清楚。

    中间过程对于农民来说是无比艰难的事情,然而等农民算清楚了之后,会场里的农民们沉默下来。他们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看得出,任由土地抛荒反倒赚更多的事情完全超出了农民的想象之外。

    突然有人喊了起来,“这帮黑心的!真不是东西!”

    有人带头,农民们,尤其是佃户们都跟着骂了起来。

    霍崇看了看丁举人和丁举人身后那些地主士绅。或许这帮人也可以给扣个开明地主的帽子,然而地主就是地主。开明不过是地主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对现实屈服,并不意味着他们本人不会用这样的手段来榨取利润。

    丁举人身后的那些地主士绅们脸色无比难看,有些人低着头,不知道是心虚还是愤怒。

    坐在这些人最前面的丁举人倒是微微点头,大有仔细品味的意思。

    此时农民们也骂的差不多了,有人提问,“霍爷,有些地主就不这么做啊。”

    “凡是不这么做的地主,定然是那一片本来就缺地。把地都佃出去,十个人也只能分到六七块地。地主们当然可以利用挣着佃地,提高地租。”

    听霍崇这么一讲,农民朋友们豁然开朗,再次骂起地主们都是黑了心肝的坏人。

    霍崇看这个要点已经讲完,就讲接下来的要点。

    地主们既然已经制造出了土地短缺,想佃地的佃户们就不得不接受地主们的要价。反正他们不去佃,自然有别人来争。

    这种时候,地主们就要先收保证金。都沦落到佃土地,哪里有钱。于是地主们就放起了印子钱。

    霍崇以前真不知道为啥穷人们要向地主们借钱。在一个小农社会中,讲究的就是个自给自足。而且大伙都不傻,怎么会不明白借债的可怕。

    回到清代一调查,这才明白P2P上那些消费贷和裸贷真不是独创。在清代就已经这么搞了。这帮人不过是拾人牙慧,跟在前辈屁股后头跑。

    霍崇甚至搞明白了,为啥这些手段曾经一度完全消失几十年,以至于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

    因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