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5章 635 胡惟庸不过是棋子(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惟庸至死都没来得及动手,所以,他死得很冤,因为,他还没动手!算不上真正的谋反!

    实际上,他造反的阴谋,一直到了洪武十八年,李存义被人自首告发,反情才稍微泄露。

    不过,由于还未动手,所以,李存义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

    洪武十九年十月,林贤狱案办成,这才暴露出了胡惟庸通倭的事来。

    朱元璋大怒,不过,胡惟庸已死,也不能再杀什么人。

    这时的朱元璋,并不想牵连太多的人。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征讨沙漠,抓获封绩,审问出了胡惟庸所有的谋反内容。

    李善长怕牵连,没有奏告皇上。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这事败露,朱元璋将封绩逮捕,审出当时情况,胡惟庸的逆谋进一步审问出来。

    这时,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往来情况,而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位侯爷与胡惟庸共谋不轨。

    朱元璋这才知道胡惟庸联合这么自己的手下大臣,不由大发雷霆,当下狠下心来,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

    朱元璋还做了《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胡惟庸,可谓害人无数啊!

    朱元璋,也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恶魔!

    史书中记载了胡惟庸谋反败露的过程,说在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

    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

    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云奇身为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实在蹊跷。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也是不禁推敲的事。

    胡惟庸案真相到底如何?明代法令严峻,多讳言此事。即使到清朝修《明史》时,也只是说胡惟庸被诛时;反状未尽露,这不免让人生疑。

    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也有学者指出:所谓的胡谓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史家潘柽章更认为云奇之事为;凿空说鬼,有识者所不道。胡惟庸如果要谋反,他在家里埋伏刀兵,能让人在城墙上轻易看见吗?几百年以后,也就是到了现代,明史学家吴晗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胡惟庸党案考》,把胡惟庸的案子从头到尾缕析了一遍,最后证明,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

    那么,胡惟庸到底有没有谋反呢?

    答案是,行动上还没有,但是,有谋反的可能性!

    胡惟庸结交将领,联合李善长,这些事,就是在为谋反做准备。他虽然没有谋反,但也反形已备,死得不冤!

    胡惟庸,他的智慧在于紧紧抓住人性,比如,他抓住了李善长的人性,那就是贪恋权力,所以,他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