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6章 566 奸臣众多(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丁大全知道,不搞倒董槐,自己难有出头的机会!而搞倒董槐,只有用小人用的告密!

    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他上疏弹劾董槐功高震主,特权谋私,图谋不轨。

    他的奏章呈上去后,就急不可待地盼赵昀立刻下旨罢了董槐的相位。

    他等到半夜,不见动静,顿时没了耐性,穿戴整齐,调隅兵百余人,持刀露刃地包围了董槐的府第。

    他以台牒驱迫董槐出来。

    董槐并无准备,听到丁大全声嘶力竭地叫唤,就出来了。

    众隅兵一拥而上,围住董槐。

    丁大全假传圣旨,命董槐随去大理寺,想借此恐吓董槐。

    一行人出了北关,丁大全又命人弃了董槐,高呼几声便散了。

    董槐缓步走进接待室,过了好久,罢相之旨竟然真的传了下来。

    从此,丁大全更加目空一切,倨傲非常。

    他弹劾董槐成功之后,进升为右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宝祐六年进封公。

    丁大全任用袁玠作九江制置使。

    袁玠这个人贪婪而且苛刻,他主管向当地渔湖土豪收纳税银,因丁大全督促得十分急迫,他就拘捕了一些渔湖土豪残酷催逼,结果惹怒了众人,这些渔人竟背弃大宋,把所有的渔舟都用来援助北来入侵的敌兵,给朝廷带来极大的威胁。

    太学生陈宗、刘黻、黄铺、曾唯、陈宜中、林则祖等六人优阀上书要求,罢免了丁大全。

    这时的台臣翁应弼、吴衍都是丁大全的鹰犬,他们钳制太学,颠倒黑白,最后竟贬逐了陈宗等六人。

    这时的丁大全,与马天骥专恣用事,壅蔽上听;宫内阎贵妃得到宠爱,更是加强了他们的势力。

    赵昀无心理会朝政,更使得朝野上下岌岌可危,有人在朝门上题写了;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八个字。

    朝廷上有许多人都是丁大全的党羽,他们官官相护,丁大全毫不为此担惊受怕。

    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军队攻打鄂州,中外震动,边关报急的文书传到朝廷,丁大全隐而不报,以致战事日益转向不利。

    蒙元帅兀良哈得由云南入交趾,从邕州攻广西破湖南。

    丁大全知道隐瞒不住了,这才上报皇帝。

    赵昀如梦初醒,顿时不知所措。

    中书舍人洪芹上疏:;丁大全人如含沙射影之鬼蜮,行如穿箭之道,引用凶恶,陷害忠良,遏塞言路,扰乱朝纲。臣乞陛下将其罢官远放,以伸张大宋王法,谢天下黎民。

    侍御史沈炎、右正言曹永年相继上疏请求罢免丁大全。

    监察御史朱貔孙进言:;丁大全奸诈阴险,狠毒贪残,假借陛下的声威钳天下百姓之口,依仗陛下所赐的爵禄笼天下财路干一己之身。

    监察御史饶虎臣也指出了丁大全的四大罪状:绝言路、坏人才、竭民力、误边防。

    赵昀在蒙古的进攻后,对丁大全已经不满,如今见那么多人弹劾他,顿时大怒,罢免了丁大全的职务,命其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镇江府。

    不久,再削其官。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赵昀下诏任他为中奉大夫。

    大臣们一致建议再将他贬到边远之地,诏送南康军居住。

    次年,监察御史刘应龙请皇帝再向远发配丁大全,于是,赵昀又追削两官,移至贵州四练使。

    丁大全贼心不死,与贵州州守淤翁明在酒桌上商议暗造弓矢,通谋蛮夷以图不轨,被朱禩孙告到朝廷,再移置新州。

    太常少卿兼权直告人院刘震孙又上疏请求把丁大全发配到海岛,令将官毕迁;护送丁大全到海岛,舟过藤州,挤之于水而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