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0章 410 李从珂起兵(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魏州军兵叛乱,李嗣源赶赴洛阳,没想到反被叛军拥立为帝。

    李嗣源当上皇帝后,李从珂身为李嗣源的儿子,也就此飞黄腾达,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成为独霸一方的将领。

    长兴三年,公元932年,晋升为太尉,调任凤翔节度使,第二年五月,封为潞王。

    公元933年十一月,唐明宗李嗣源病重,李从荣兵变被杀,李嗣源诏李从厚进京。

    同年十二月初一日,李从厚赶到京城后,李嗣源已经驾崩,他当下在西宫为李嗣源发丧,并于柩前即皇帝位。

    他遵照明宗遗命,"以日易月",服丧二十七天。

    二十八日,李从厚开始在中兴殿处理政务,并召翰林学士为他讲读《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

    他虽欲励精图治,但发现权力掌握在朱弘昭、冯赟等人手中,他们自恃有拥立之功,专擅朝政,将李从厚的亲信都排挤出朝廷,又将禁军指挥使安彦威、张从宾外调为节度使,借机掌控了禁军兵权。

    李从厚初来乍到,强龙不压地头蛇,一时间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时,有俩个的声望在朱弘昭,冯赟之上,那就是潞王李从珂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他们二人战功卓著,深得军心。

    朱弘昭和冯赟对他们深感忌惮,知道不除掉他们,就是隐患存在,当下对李从厚说明威胁的存在。

    李从厚也担心自己皇位不稳,当下同意他们除掉李从珂和石敬瑭的做法。

    朱弘昭和冯赟便开始动手了!

    他们的方法,无非就是古往今来通用的方法:欲去大树,先除其枝!

    他们先把李从珂的长子李重吉调离禁军控鹤都指挥使的职务,外放到亳州任团练使,削去其禁军军职,又将李从珂的女儿李惠明召入禁中,实际上是就把她作为人质。

    李从珂见儿子外调、女儿内召,知道朝廷对自己有猜忌之意,当下心中疑惧不安。

    应顺元年,公元934年二月,李从厚听从朱弘昭、冯赟的建议,通过枢密院调令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进行易地调动,并派使臣监送。

    其中,李从珂被调离凤翔,改镇河东。

    李从厚是想着借此削弱四镇实力,但他也不想想,他刚当上皇帝,权力未稳,威望未立,想这么轻易削弱四镇实力,真是痴人做梦!

    他的诏令一下,引起各节度使的极大不满。

    李从珂本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一见皇帝要调离自己,当下在部将的鼓动下,趁机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

    李从厚听闻消息后,忙征调西都留守王思同、护国节度使安彦威、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等六镇节度使,联军征讨凤翔,同时将李重吉幽禁于宋州。

    李从珂,既然敢举兵了,就不会在于儿子和女儿的生死了!

    同年三月,朝廷派遣的诸道军马汇集凤翔城下,大举攻城。

    凤翔城低河浅,守备力量薄弱,东西关城接连失守,城中将卒死伤严重。

    李从珂见情况危急了,当下也顾不得威胁了,登上了城头,然后自陈战功,哭诉朝廷信任奸佞,无罪诛杀功臣。

    他这一恸哭,哀感诸军。

    这时,张虔钊负责主攻城西南,因急于求功,命亲军持刀刃驱逼士卒攻城。

    攻城的士卒本受李从珂感动,再被这样一逼,顿时愤怒不已,纷纷倒戈反-攻。

    羽林指挥使杨思权、严卫步军左厢指挥使尹晖也趁机率部投降李从珂。

    王思同、张虔钊等六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