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7章 337 名将李晟(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德宗在李怀光也反的情况下,只有重用李晟了,当下封李晟为商华副元帅,与奉天行营副元帅浑瑊东西相应,进逼长安。

    李晟,他家世代是军中将领,所以,十八岁的他,便投身军旅,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

    由于他作战勇武绝伦,又善于骑射,曾一箭射杀吐蕃猛将,因此名扬军中。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李晟被凤翔节度使高升召入凤翔军,补任为列将。

    他之后平定叠州羌、宕州连狂羌叛乱,累功升至左羽林大将军。后来,李晟又讨平党项羌有功,加授特进、光禄卿,不久又改授太常卿。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吐蕃进犯灵州。

    李晟时为凤翔右军都将,率一千士卒兵出大震关,直奔临洮。他击败吐蕃,生擒吐蕃堡帅慕容谷钟,迫使吐蕃解除灵州之围,因功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左金吾卫大将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

    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凤翔节度使马璘被吐蕃军围困于盐仓,李晟率部横击吐蕃,在乱军之中救出马璘,因功获封合川郡王。

    大历十四年,唐德宗李适继位,剑南节度使崔宁入京朝觐。

    吐蕃、南诏联军趁机进犯剑南,蜀中震动。

    唐德宗任命李晟为太子宾客,命他率神策军四千人,与左金吾卫大将军曲环所率的五千范阳军一同援救剑南。

    李晟取道漏天,连取飞越、肃宁等城,横渡大渡河,击破吐蕃军,斩首一千余级。

    吐蕃当下退走。

    此时,曲环所部在七盘再次击破蕃诏联军,进克维州、茂州。

    李晟穷追吐蕃军至大渡河外,与各路唐军会合,大败蕃诏联军,斩首六千级,俘获敌军颇多。

    蕃诏联军有近十万人被困山谷,因饥寒坠崖而死。

    李晟因战功,威名远扬。

    建中二年,781年,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叛乱,兵围临洺。

    李晟被任命为神策军先锋都知兵马使,与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合兵援救临洺。他在双冈大败魏军杨朝光部,并乘胜追击,与田悦战于临洺。

    双方战况激烈,唐军各部皆退却。

    李晟率部冲锋,踏着坚冰渡过洺水,横击魏军,使得唐军重新振作,合力击破田悦。

    第二年,李晟又在洹水击破田悦,乘胜进军魏州,因功被授为左散骑常侍、魏府左司马。

    这时,幽州节度使朱滔、成德节度使王武俊因不满朝廷封赏,遂与田悦勾结,并率军围困赵州。

    李晟建议联合义武节度使张孝忠,合兵攻打范阳,以迫使王武俊从赵州撤军。

    唐德宗允其所请,将莫仁擢、赵光铣、杜季泚等禁军将领调拨至李晟麾下,并加授李晟为御史大夫。

    李晟领军北进,果然逼得王武俊撤军退走。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李晟联合义武军,将幽州将领郑景济围困于清苑,并掘水灌城。

    田悦、王武俊纷纷派军来援,但都被李晟击败。

    朱滔又亲自来援,并以大军包围李晟所部。李晟内攻郑景济,外抗朱滔,与敌军相持数月。

    后来,李晟重病卧床,部将共议,决定从清苑撤离,退保定州。

    朱滔惮于李晟威名,也不敢派兵追击。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十月,泾原镇士卒在长安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仓皇逃奔奉天。

    这时,李晟已经病愈,正欲再次挥师北进,却接到诏令,让他回师勤王。

    张孝忠因义武军正陷于朱滔、王武俊威胁之下,不肯让李晟率军离去。

    李晟留下儿子李凭为质,又解下玉带贿赂张孝忠的亲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