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章 301 太平公主的出招(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旦做了皇帝后,追复故太子李重俊位号,平反了敬晖、桓彦范、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成王李行里、李多祚等人的罪,复其官爵。然后,任用宋璟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罢为右散骑常侍,兼刑部尚书。宋璟与姚元之同心协力,共同改革唐中宗的弊政,进忠良,退不肖,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纳纪修举,翕然有贞观、永徽之风。

    这时,政治上的争斗,开始转变为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的争斗了。

    太平公主在兵变中立下大功,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

    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

    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

    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

    可见,太平公主的权势是多么的大,也可见李旦对李隆基的重视。

    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

    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

    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

    她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李旦之所以那么倚重太平公主,除了她兵变有功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很爱她的这位妹妹。

    太平公主在兵变前,认为太子李隆基还很年轻,因而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兵变之后,才知道李隆基是个可怕的人,她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和地位。

    太平公主使出第一招,那就是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公元710年己亥,李旦颁下制书,晓谕和警告天下臣民,平息各种流言蜚语。

    太平公主这一招失败,当下使出第二招——派人监视李隆基的所作所为,然后禀报给李旦知道,哪怕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李旦,让他对太子的缺点全方位掌握;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

    她的这个做法使得李隆基感到十分不安。

    不久,太平公主使出第三招,那就是召回那些被李隆基贬斥的大臣,比如萧至忠这些人。

    太平公主永远不会想到的是,她的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在作死!

    公元711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想加害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但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

    韦安石之所以坚决不去太平公主家里,是因为他坚决站在李隆基这一边!

    李旦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

    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

    李旦听了之后,十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