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章 214 李世民的一次败仗(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渊击败了宋老生之后,军队到了河东。

    李世民请求进军入关,攻取永丰仓来赈济穷困,收服群盗,然后谋取京都。

    这是当初李密做过的法子,也是壮大自己的最好法子。

    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请求。

    李世民当下让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渭北。

    李世民开仓济民的法子,导致每天来投军的人上千人,他们扶老携幼,布满在大旗之下。

    李世民收留采纳英俊豪杰以作为备用,远近听说此事的人,都来献身投效。

    等到他的军队在泾阳驻扎的时候,精锐之兵就达到了九万。

    李世民又击破胡贼刘鹞子,兼并了他的部队。

    他留下殷开山、刘弘基屯扎在长安故城,自己率军亲自奔赴司竹,贼酋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人都率兵来会合,屯兵在阿城。

    李世民的人马涨到了十三万人。

    长安父老拿牛、酒到军门的很多,李世民慰劳他们而后送走他们,什么也不接受。

    他军令严明整肃,秋毫无犯。

    不久,李世民率领大军平定京城。

    李渊迎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

    隋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后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十二月,李世民再次被任命为右元帅,统兵十万攻取东都。

    他攻下东都之后,就要回军时,对左右的人说:;贼人见我回军,必定会相继跟踪追击。当下设下三道埋伏以等待追兵。

    不久,隋将段达果然率领一万多人从后追到。

    隋军过三王陵时,李世民发动伏兵攻击,段达大败,反身逃跑。

    李世民率军追杀敌军,一直到了城下。

    他在宜阳、新安设置熊、谷二州,派人留守,这才率兵而回。

    李世民也因功被封为赵国公。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李渊见隋失人心,而自己有壮大到足以称帝,当下迫使隋恭帝禅位自己,在长安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这唐朝的建立,李渊自然有功,但功劳最大的,还是李世民,因为策划举兵是他,攻城略地也是他。唯一一点不足的是,他不是长子,所以,太子不是他。

    李渊之所以立李建成为太子,是因为这在当时是最符合嫡长子制,也是最稳定局面的做法。

    李世民眼前要做的事,当然不是争太子之位,而是要保住唐朝,所以,他继续征战。

    他接下来将征战的是在兰州自立为帝的薛举。

    这也将是李世民从征以来,第一次吃到了败仗!

    这当然不是薛举有多厉害啊,而是上天在帮他。

    运气在薛举这一边。

    李世民在此战之前,就和薛举干过一仗,把薛举打得大败,退回陇右。

    薛举畏惧李世民,便问他的属下说:;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

    黄门侍郎褚亮说:;从前赵佗以南粤归降汉朝,蜀汉刘禅也出仕晋朝,近代萧琮,其家族至今仍在,转祸为福,自古皆有。

    卫尉卿郝瑗听了,厉声说:;褚亮之言不对!从前汉高祖兵马屡败,蜀先主曾亡失妻小。打战本来就有胜负,怎能因一战不胜就言亡国之计呢?

    薛举听了,为之惭愧,后悔问话,便说:;不过是试试各位而已。说完,重赏郝瑗,用他做谋主。

    郝瑗建议与梁师都连兵,送厚礼给突厥,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