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9章 资源(第1/2页)  穿成福运小娘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大早,还是两家女眷一起吃的早饭。
    饭后,袁冬初和卓静兰便要出去做事,出行的马车是曾家备的,已经等在外面。
    庆州投递行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之前培训的卓家管事和仆从,半月前就来到庆州。
    这段时间,他们已经按照潘再水介绍的经验,把投递行开业前的准备工作做好。门店也已整理停当,所需物品都安置整齐。
    现在差的是投递员和店里的伙计。
    因诚运投递在雇工方面的口碑颇好,卓家管事听了袁冬初的话,并未大张旗鼓的招收投递员,暂时用了卓府小厮。
    这些小厮以后将会是卓静兰陪嫁的下人。更新最快的网
    卓静兰和袁冬初过来,便是主持开业事务。
    两人带着各自的丫鬟,在庆州投递行忙碌了一天:检查开业的各项准备工作,确定收揽、分拣、打包及运送等程序全部畅通,这才打道回府。
    方大夫人是闲了一整天,却给赵太太找了点事情做。
    她来了庆州,虽然不好登门去吴家拜访,却是要送个帖子的。
    昨日下了船,卓家一个管事便去了吴家,给吴大太太送了拜帖。
    帖子说明自己应邀前来庆州,看望密友,也就是曾家太太赵氏。
    帖子还附带说了说卓静兰:庆州投递行即将开业,作为庆州投递行主事人的女儿,需要前来主持开业事宜。
    方大太太带卓静兰过来,提前是知会过吴家的。虽然如此,该有的过场却是一定要走的。
    接到方大太太的帖子,吴大太太也郑重回帖,并送了若干回礼。
    回帖询问,隔日若方便,吴家太太会来曾家看望方大太太。
    出于礼节和规矩,吴家大太太来曾家,需要提前给人家打招呼。
    吴家自然不是曾家的光景可比,吴家主母送来帖子,希望能过府一叙,赵太太当然不能怠慢。
    今天回了帖子,便开始不疾不徐的准备隔日的接待事宜。
    曾家儿媳段氏和女儿曾茹、曾秀婉也在一旁帮忙。
    相比之下,卓静兰这个吴家的未来儿媳,在这件事情上却不用操心。
    晚饭时,依然是赵太太带着儿媳、女儿,陪客人一起用饭。
    曾家男子并未出现在饭堂,而是在外院用的饭。
    但饭后,大老爷曾盛庭派人过来询问,明日庆州投递行开业,若人手不够用,曾家可以派一些人听候差遣。
    卓静兰之前有点兴奋,有点担心。但今天在投递行忙碌了一天,把投递行的整个经营过程走了一遍,信心大增。
    听婆子转述曾盛庭的问话,当下便笑道:“多谢大老爷挂心。投递行明日开业,只挂匾,再放两挂鞭炮就好了,不打算做出太大的声势。
    “所以主顾不会很多,投递行现有的人能应付过来。”
    那婆子还没应声,赵太太便先表示奇怪了:“别家开业都会好一番吆喝热闹,搭台唱戏的都有。你们只放一挂鞭炮,这怎么行?”
    段氏、曾茹两人也是满脸困惑,她们对卓静兰能管理投递行很好奇,大有明日去现场看热闹的意思。
    若不是赵太太阻拦,起码曾茹是一定会去。
    但现在,卓静兰说投递行开业只放一挂鞭炮,再没有别的热闹可看。
    不应该啊。
    曾盛庭派来问话的婆子也眼巴巴等着呢,估计给家主回话时,得有个不用派人的理由才不显生硬。
    卓静兰先看了袁冬初一眼,见袁冬初一点儿回答的意思也没有,只好自己上阵了。
    她解释道:“半月前,我们便派人来庆州筹备投递行,他们在周围做过询问。很多当地人都知道诚运投递,有些人干脆就是打算捎信的,庆州有了信局,身在外乡的家人和亲戚便能经常联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