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冰释前嫌(第2/2页)  我真不是大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磊这个小子有点出乎她的预料了。

    虽然宋冰想的是周磊暑假里做点与平时不一样的事情,但是周磊才多大,23岁?

    泡妞上网的好日子,能奢求什么?

    没有想到周磊还真有点想法呢。

    “说说看,看看我能不能给你出出主意。”宋冰感兴趣的说道。

    随后周磊就把这几天参观的感悟说了一下:“现在施工企业施工队与项目的模式在我看来还是粗放式的,这个说白了与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简直不相称。”

    “但是这又是多年以来市场的选择,据我这几天查询的数据,除了少数的大型建筑国企,其他的建筑企业基本都采用的是这个模式。”

    宋冰点点头:“知道去查资料,表明还没有飘。”

    “我哪敢飘啊,现在我搞不定的事情太多了。”周磊苦笑着说道。

    前几天宋冰和黎琪的暗战,搞得周磊就头大,周磊还敢飘?

    宋冰没有搭理周磊的搞怪:“那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觉得现阶段还早了点,我是私企,肯定不能照搬国企的那一套。国企里所有的员工都是自己的,调度起来是方便。

    项目来了随便搭配,就可以形成一个队伍,如同拼积木一般,方便灵活,这是优点。

    但是所有员工的负担国企也承担了下来。

    私企不能这样搞,除非有干不完的项目等着我,不玩早晚玩完。”周磊分析道。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私企采用的施工队伍对应项目的模式。

    公司里可能就那么几个、十几个项目经理。

    没有工程的时候,最多承担这些人的费用。

    但是来了活之后,就可以安排给这些项目经理,这些项目经理在召集自己的人手去施工。

    这样的好处就是,没有项目做的时候支出明显的少了。

    但是弊端也很明显。

    这些工人是属于这个项目经理的,或者也有可能一部分就是市场上的散人,不是属于这家公司的。

    这些工人的施工水平怎么样,建筑企业无法保证。

    将来万一出现了什么事情,这些工人也是站在项目经理这边,而不是建筑公司这边。

    两种模式有点类似于中央集权制度和分封制。

    各有优劣。

    宋冰听完周磊讲完笑着说道:“你这说了半天,下一步记得计划还没说呢。”

    周磊叹了一口气:“我肯定事想搞一下的,至少搞一部分自己企业员工,但是现在没有资本,只能老老实实的。”

    “你们以前不是收留了一个施工队伍入了你发企业的编制的吗?”宋冰问道。

    “你说的是付志勇他们,但是他们也就新荣建筑唯一一批工地员工了,以后在也没有扩编过。

    年后我把他们一分为二,有招募了一部人手,一队人去负责了鲁源理工大学新校区的市政配套项目,一部分负责了中央公园项目。

    我们现在工地上荣立德一队是以前我父亲手下的人,我也不好意思收编他们。

    而且他们也习惯了以前的方式运作,收编难度很大。”周磊无奈的说道。

    宋冰听了后笑了起到了,用手在周磊面前挥着说道:“不是,这样就能难住我们周总了?”

    周磊嘿嘿一笑:“办法还是有的。”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