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位极人臣(第2/3页)  苍穹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官位从七品上,分掌门下省诸房公事。

    又三个月后,这是钟天皓步入仕途的第二年,他升至门下省起居郎,官位从六品上,负责朝廷政事记录和皇帝言行与诏令的记录。

    至此,他一步步接近朝廷权力中枢,开始参与政事。

    在为官第三年,钟天皓累迁谏议大夫,因隶属门下省,故而称左谏议大夫,官位正五品上,掌谏议得失,侍从赞相。

    在朝廷制度中,有硬性规定,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作为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钟天皓已经拥有了上朝的资格,他终于可以每天都参与朝会,和那些朝中重臣打交道,和那位九五之尊的唐国明皇,面对面交谈。

    凌晨,当五更鼓敲响的时候,整个大明宫内灯火通明,唐国官员们陆陆续续地到来,都是为了奔赴早朝,那官街上的遮盖顶篷就好像是市场一般热闹。

    上了朝堂,按照官员的品级来站位,钟天皓属于最低等的五品文官,站立在左侧最末。

    片刻,明皇出现,百官行礼。

    钟天皓这才看到,明皇虽已逾中年,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可那种久居上位者的威严,却在不经意之间散发出来。

    明皇身着黄色长袍,其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袍角那汹涌的金色波涛下,衣袖被风带着高高飘起。

    虽处世俗界,但明皇这等姿态,即便是修真者也远远不及,那天神般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使得他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

    明皇下方,站在最前方的文官之首,便是那贵妃之兄,右丞相杨钊,他已接近不惑,也是钟天皓所要扳倒的目标。

    唐国本来不设立丞相,可在明皇的恩宠之下,杨钊竟能担任丞相之职,成为百官之长,可见他的权势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杨钊的一旁,是唐国的太子,正值弱冠之年,那是明皇第三子李肃,也是最近几年来朝中唯一能和杨钊集团抗衡的人物。

    每日上朝之间,钟天皓已然将朝堂之上所有人的底细都了解透彻,他虽没有话语权,虽只是一个五品小官,可却已经在开始谋划,对于每一位官员,他都仔细研究了一番。

    在钟天皓看来,这些人身居高位,在这党派林立的朝堂之上,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阵营,很少有人能保持中立,置身事外。

    而在唐国,无非就是太子党和丞相党罢了。

    太子身为储君,是明皇与已故皇后的嫡三子,而他的两位皇兄,也早已夭折,他要保证自己不被废黜,成功上位。

    而右相杨钊则是文官之首,是明皇宠妃之兄,右相集团打压太子党,其实就是为了让杨钊的外甥出头,那是唐国四皇子,是明皇和那位宠妃的唯一子嗣。

    不过,四皇子如今仅仅达到外傅之年,尚且年幼,就算他成功登基,恐怕也不能执掌朝政,最终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罢了,真正掌权的,却是杨氏外戚集团。

    这场争锋,可以说是一场夺嫡之战。

    明皇居功自傲,怠慢朝政,玩弄权术,自以为能够保持两党平衡,可他却不知,太子党势微,没有能臣重臣支持,而奸相杨钊,早已掌控了朝堂。

    知道太子党的底细之后,钟天皓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在钟天皓为官的第五年,他升任门下侍郎,成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官位正四品上,成为了一名朝廷大员。

    这一年,六十五岁的颜清臣辞官,在钟天皓的安排之下,他避开了右相集团的耳目,住进了钟天皓的侍郎官邸之中,在此颐养天年。

    钟天皓并未怠慢,始终以弟子之礼待之,并时常去和颜清臣探讨书法之道。

    又一年过去,原门下侍中病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