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讨债的天才(第1/2页)  木子的北宋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老三走了,基本的章程有了,身份有了,前景有了,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不能不急。

    密州已经沸腾了,板桥镇市舶司成立了,密州商会成立了,和木氏共同接下了修建码头的活儿,他们用两天时间完成了工作分配和利益分配,大概就是多劳多得,干活儿多拿的地盘就大。

    期间发生了一点不愉快,有几家差点打起来,倒不是都想少出,恰恰相反,都想多出一些,这时候多出几百贯将来就多一间大铺子,这笔账谁都会算。

    分完之后马上就开始了,时不我待,建完码头栈道库房还要修路,还要建造自家的铺子,而时间只有半年,不快点就要耽误了。

    土石不缺,木料暂时也够,最缺的是人,别说石匠泥瓦匠木匠,只要能干活儿的都要,不能干活儿能做饭的妇人也行,哪怕能跑腿的也行。

    每家都在拼命抢人,工钱直线上涨,各家聚到一起开会,不能加了,明明说好了定了价钱都统一的,回头就暗地里给人加钱,卑鄙,无耻!

    不抢不行,章程定的缺德,干完一段挑一间铺子,再干一段再挑下一间,你慢腾腾的干,等你干完一段,人家干了两段,地段好的都被挑走了,你还玩个屁。

    短短几天,工钱已经涨到让人疯狂的地步,现在还是农闲,等过些日子都下地干活了,人只会更缺,据说已经有心眼快的去了潍州莱州那边招人了。

    正月二十九这天一早,木子要去密州北大营,今天是个很重要的日子,密州营今天要正式开始编练了。

    刚出门口,一个妇人低着头走了过来,仔细一看认识,李张氏。

    “回来几天了?”。

    李张氏低头小声道:“大老爷,三天了”。

    木子知道她要干嘛,笑道:“回去,好好孝敬婆婆,好好过日子”。

    李张氏跪在地上道:“大老爷恩情,无以回报”。

    李寡妇为了能让儿子进入木氏当伙计去衙门撤了状子她才得以回家,李张氏回到家莫名其妙的被告知自己表哥是木氏的掌柜。

    于夜当然不是她表哥,只是木子安排他去的罢了,李张氏私下里找到他感谢才知道原来是知州大人救了她。

    木子笑道:“回去,若是想回报我,就给我纳几双鞋垫子,就当还了我的人情,可好?”。

    李张氏千恩万谢的走了,木子带高进等人上来大街,高进低声问道:“木哥,为什么要她纳鞋垫?”。

    木哥缺鞋垫吗?当然不是,那他特意让李张氏给他做鞋垫是为什么?

    木子道:“欠人情会不安的,给她个机会让她心安罢了”。

    高进沉默了一会,问道:“木哥,我还欠你人情吗?”。

    木子摇摇头,认真的道:“你不欠我的,我欠你的”。

    顿了一下又道:“所以你别乱跑,就跟着吃我的,让我还你人情”。

    高进高兴的点点头,没再说什么,骑在马上,腰杆直了许多。

    一行人穿过长街,一路不断有人向他无声拱手,木子笑着微微点头。

    看到他点头的人高兴不已,木子同样高兴,百姓们正逐渐接受他这个知州,他们慢慢的对他不再恐惧,这是好事。

    走出城门后木子把高进叫到身边道:“兄弟,你该找个婆娘了”。

    高进闷声道:“木哥,有了婆娘就有了牵挂”。

    木子笑骂道:“胡扯,有了婆娘也一样跟着我,有了婆娘有了娃娃才能真正没牵挂”。

    高进想了一下,抬头道:“有道理”。

    跟以前相比密州营已经变了一个模样,士卒吃了半个月饱饭明显精神了许多,营房整洁,道路平整,再不是以前那个叫花子窝了。

    老兄弟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