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老杨(第1/3页)  木子的北宋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河北两路顶在辽国的最前线,而整个河北防线最重要的则是三个关隘,分别是雄州的瓦桥关和霸州的益津关淤口关,这就是整个大宋北方防线东部最重要的三关。

    木子和使团到了瓦桥关,他们要在这里休整两天,然后出关去辽国,而就在他们到达瓦桥关的当天,三关统帅杨延昭也刚好到了这里。

    插句嘴,北宋的杨延昭杨大帅此时早已亡故,咱这是小说,同学们别抬杠。

    木子昨天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让八斤送去了拜贴,希望能拜会这位大宋的北方支柱,八斤带回了杨大帅的回帖:明日专候。

    今天一早木子就打扮整齐带着八斤和高进就出发了,相对于跟老赵他们见面,今天见杨大帅让他心里更向往也更激动。

    杨大帅之父杨业本是北汉名将,威名赫赫,后来北汉降宋,杨业也随之归顺了大宋,其后多有战功。

    太宗皇帝很是信任,又因为他对辽经验丰富,让他镇守北方重镇雁门关,曾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名扬天下。

    太宗北伐时杨业是西路军副将,一路连破数州,立功无数,后来中路军大败,杨业等连忙带着云应四州的百姓撤退,却被监军王冼所逼迫,让他带少量步卒阻击敌军。

    杨业打了一辈子仗,知道必败无疑,跟主将潘美约好,在狼牙村接应他。

    阻击辽人追兵后撤退到狼牙村,才发现自己竟然被卖了,所谓的援军根本就没来。

    在陈家谷力战后被俘,辽人开出优厚条件招降,杨业不为所动,绝食三日而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世人哀之。

    杨大帅自幼跟老令公在军中,武艺超群,熟知兵法。

    辽国萧太后带着儿子和大军南下征宋,杨大帅那时正镇守遂城,就是那个几千兵的小小遂城,硬是顶住了十几万辽军的日夜攻打,最后逼的萧太后娘俩没办法,留下两万人带兵走了。此一战成名,天下颂扬。

    后来辽军到了澶州跟亲征的先帝对峙,先是被大宋床弩射杀了大将,后来辽军久攻不下,这时候杨大帅又从后杀出把辽人后路给掏了。

    萧太后娘俩一看要坏事,派出使者求和,先帝派王德用去谈判停战,最后双方罢兵停战,大宋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大宋辽国哥俩好不打了。

    这就是澶渊之盟。

    而后杨大帅受到重用,镇守大宋的北大门,至今已有二十年了。

    木子让周八斤和高进在外面等着,自己孤身进入,以示对大帅的敬重,跟着大帅的亲兵来到正厅。

    木子以后辈名义求见的,所以穿便服而来,进屋后连忙躬身行礼,:“晚辈木子,拜见大帅”。

    刚一弯腰,却被一双大手扶住了,“木贤侄多礼了,陛下免了贤侄跪礼,老夫可不敢受你的礼”。

    被拉着在座位坐了,木子才抬头看向这个如雷贯耳的杨大帅。

    杨大帅身量高大,须发皆白,已经年近七十,但并不显老态,面容略消瘦,一双虎目不怒自威,穿一身武官常服坐着腰杆笔直。这就是百战名将的威仪。

    木子把带来的东西放到桌上,杨大帅道:“来便来,带东西做甚?”。

    木子听刘四和大牛说过,杨大帅有个规矩,不给人送礼物,也不收礼物。

    笑道:“大帅,不是什么好东西,是我自己制的茶”。

    木子弄得茶只剩三两斤,好在等这次去辽国回来新茶也下来了,就把剩下的都带上了。

    刘四说过大帅爱茶,这次见大帅给他带了一斤来。

    老杨果然来了兴致,问了冲泡之法,命人马上泡茶,等茶端上来的时候,两人已经很熟络了。

    这两人天然就亲近,木子出身军中,在庆州阵斩敌将,老杨打了一辈子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